對於股票質押式回購,股票怎麼玩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詳細介紹過,而且文末我也介紹了股票質押的風險有哪些。那麼對於質押風險,該如何化解呢?下面是經濟日報給出的答案,應用市場機制化解股票質押風險。
再次介紹一下股票質押的一些基本知識,和風險所在。
股票質押,就是上市公司股東把手中的股份押給銀行、證券公司等機構(也叫質押方)來達到融資的目的。
而質押方為了自身的業務安全,給上市公司股東放款時會設置三個指標:質押率、預警線、平倉線
質押率就是放款的折扣率。例如押100元的股票,放40元的款,質押率就是40%。
預警線就是質押物貶值的警戒線。觸碰了警戒線,上市公司股東會被要求補倉。
例如預警線為150%,則預警價格=100*40%*150%=60元,即股價下跌40%預警。
平倉線就是質押物貶值的最後紅線。這時上市公司股東再無法補倉或還不上錢,那麼質押方就有權處置股票了。就好比,放貸斷供,銀行會把房子收走一個道理。
例如平倉線為130%,則平倉價格=100*40%*130%=52元,即股價下跌48%平倉。
A股質押現狀
實際開展業務時,由於各機構風控制度不同,對於不同公司設置的質押率和平倉線存在差異。而上市公司公告內容又不包括具體的質押率和平倉線數據。
因此我們按照一般經驗,統一假設質押率為40%,平倉線為130%。
也就是說,如果上市公司股價低於質押日股價的52%,即自質押日下跌48%以上,我們就認為這部分股票就存在平倉風險。
此外,為了便於計算,我們不考慮股息、利息、補倉等因素。
最後,計算數據以上市公司公告為依據,部分公司可能存在披露不及時或不完全的情況,數據可能會與登記結算中心存在出入。
根據上市公司公告,我們計算了2010年以來,尚未解除質押的股票。經計算,截至6月26日,上市公司股權質押規模約5.6萬億,涉及2363家上市公司。 其中:
全市場有837家公司存在平倉風險,涉及股票市值5319億元,佔全市場總市值1.12%。
中小板和創業板目前分別有1429億元和1211億元股票存在平倉風險,佔中小板和創業板總市值的1.60%和2.62%。
股票質押風險有哪些
第一、違約風險
風險描述,若投資者發生違約,則會面臨違約處置的風險;標的證券價格波動可能導致處置金額的不確定,若標的證券處置所得價款無法補償應付金額的,我司有權根據業務協議約定就不足部分的債務對投資者進行追索。
若投資者發生違約,我司有權自違約之日起限制投資者在我司開立的賬戶內資金及證券轉出,賬戶被限制的風險:
第二、提前購回標的證券風險
風險描述,待購回期間,若標的證券發生吸收合併、要約收購、標的證券暫停或終止上市、公司縮股或公司分立等可能嚴重影響標的證券價值的事件時,投資者面臨被動提前購回的風險。
第三、政策法規變動風險
風險描述,待購回期間,由於國家法律、法規、政策的變化,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的修改等原因,可能會導致投資者被動提前購回或業務進入終止程序,對存續交易會產生不利影響,甚至造成經濟損失。
第四、監管和合規風險
風險描述,待購回期間,因外部監管或業務協議要求,投資者的資金使用會受到一定限制,不得用於國家政策或法律法規限制或禁止的領域,不得用於高污染、高耗能和產能過剩等「兩高一剩」國家限制行業。若投資者的資金使用情況違背監管機關或協議要求的,我司可根據約定要求投資者提前購回。
哪些類型的股票質押風險較高
- 從上市公司的角度,主板與中小創差異較小,傳媒、機械、軍工等行業風險相對較高。按照市場劃分,主板與中小創的質押股票市值都在2.8萬億左右,存在平倉風險的股票市值都在2700億元左右,差異很小。
- 從質押方的角度,關注銀行、券商、信託、一般公司及個人這五個主體。根據質押方性質不同,可以分為銀行、券商、信託、一般公司及個人。其中,券商規模最大,約2.7萬億。
如何用市場機制化解股票質押風險
首先,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整體可控為用市場機制化解股票質押風險提供了保障。目前,從股票質押交易定位、風險防範機制和實際情況看,違約處置對二級市場影響非常有限,當前股票質押風險總體可控。股票質押融資規模以及落在平倉線以下的規模十分有限,而且股票質押操作相對靈活,即便觸及平倉線,上市公司大股東也可將手持股票補充抵押物。個別股票質押可能會帶來局部風險,但不會導致系統性金融風險,一般也不會引發因資金平倉所形成的螺旋式下跌。
其次,股票質押原本就是一個重要的市場化融資方式,其風險不可能完全靠行政管制來克服。一方面,股票質押的爆倉和違約均屬於市場行為,不需要政府過多介入和干預,政府需要做好的是制定遊戲規則和加強監管。尤其是在打破剛性兌付之後,股票質押成為更加市場化的現象,對於質押雙方來說,應「賣者有責,買者自負」,各自權衡自身的風險,建立良好的風控機制,最終問題的解決要由質押雙方來承擔所有質押風險。另一方面,股票質押多見於使用高槓桿的上市公司,在目前流動性偏緊的情況下,一些發展高科技、新經濟的企業股票質押面臨的只是流動性問題,必要時應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對於那些落後產能行業的企業,不應一味支持,要充分發揮優勝劣汰的市場化作用,由市場來決定是否給予資金支持。
再次,融出方不會「一平了之」,應充分利用市場化手段化解風險。對於最終確需處置的交易,證券公司也不會簡單通過二級市場「一平了之」,更傾向於尋找有意整體承接股權的主體,通過協議轉讓達成交易。如果相關股份仍處於限售期,短期內更是無法通過集中競價賣出方式處置。對於可以通過集中競價處置的股份,對5%以上股東、董監高、特定股東的違約處置,仍需遵守上市公司股份減持規定中關於減持時間、比例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
最後,要為用市場化手段化解股票質押風險提供相對透明和可預期的市場環境。要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突出矛盾,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要抓緊研究制定健全資本市場法治體系、改革股票發行制度、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穩步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拓展長期穩定資金來源等方面的務實舉措。要加大市場化和法制化改進力度,提高A股市場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確保市場機制化解股票質押風險的良好外圍環境。
(經濟日報 記者:溫濟聰 責編:張葦杭)
股票質押風險發生,企業如何自救
- 補倉,上市公司股東可以通過補充現金或補充股票,攤低成本。但是,如果大股東已將手中絕大多數股票質押,那麼進一步補倉空間會有限,平倉風險會上升。因此,對於多次追加質押擔保的上市公司,需要警惕。
- 停牌,部分公司在觸及平倉線後,會採取臨時停牌的方式緩解燃眉之急,利用這個時間籌措資金。其中一部分,隨後會籌劃資產收購或資產重組等利好事件。即使籌劃不成功,也可以將平倉風險延後一段時間,等待市場轉暖。
- 回購、增持,上市公司股東可以通過回購、增持等舉措提振股價,使股價擺脫危險區域。換個角度來看,對於資金融出方,也不願意看到強平導致股價大幅下跌的局面。可能會採取適當延期、籌劃股權轉讓等方式,避免從二級市場直接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