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危機下的土耳其的救星在哪裡

作者:Gavekal

來源:本文編譯自智庫Gavekal

流動性枯竭就像深水炸彈,先是炸出小魚,然後大魚,最後鯨魚浮上水面,肚皮外翻。

這一次,土耳其如同全球流動性枯竭時被炸出的魚,它掙扎翻騰著浮上來時,吃瓜群眾們只想看看,究竟這是條大魚,還是條鯨魚?從歐美到中國,是否有人會出手相助,還是繼續冷眼旁觀?

一場炸魚行動已經開始,或許距離大鯨魚上翻肚皮的時間,也不遠了。

流動性危機下,土耳其肚皮外翻

土耳其的滑鐵盧並不是一個意外。但我們仍需知道,我們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以及此次土耳其危機是否會是投資環境轉變的信號

年初時,我們曾作出過判斷。收緊的美聯儲銀根,上漲的油價,不斷增加的美國財政赤字,這三者的出現意味著,在2018年,全球流動性環境將會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預料中的流動性枯竭已經在美聯儲的外國央行儲蓄中出現。美聯儲的外國央行儲蓄在年初還有大約5%的增長,而現在已經開始不斷收縮了(見下圖)。

誰來拯救土耳其?

美聯儲的外國央行儲蓄降低是因為什麼呢?

1、越來越多的外國政府開始反感將錢存在美國央行,並開始將這些儲蓄取回來?比如俄羅斯,但中國也有可能。

2、美國難以通過經常賬戶赤字給外國人足夠的美元來購買美元債,原油和商品。

事實上,土耳其似乎撞上的是第二點。這就引入那個古老的推理法:流動性危機如同一場炸魚。過程是這樣的:流動性緊缺就像一個深水炸彈的爆炸,一開始你會看到小魚浮上來,然後是大些的魚,最後巨大的鯨魚出現,肚皮上翻。當這發生,央行最後就要往系統里注入流動性,然後流動性危機逐漸解除。當然,前提是流動性危機沒有演變為償付能力的危機。

在今年,我們已經看到不少小魚浮到表面。比如波動率相關的ETFs,數字貨幣,雜亂的醫藥股,高槓桿率的中國企業和中國P2P事件。現在我們看到了土耳其危機,一隻大魚把肚皮翻了過來。但這是鯨魚嗎?

或許不是。原因很簡單,土耳其的自爆似乎還不足以引起世界主要央行們的行動。事實上,土耳其的自爆與1997年馬來西亞的自爆如出一轍。曾經,馬來西亞總理馬哈提爾 穆罕默德(Mahathir Mohamad)開足馬力責備西方國家,指責他們分裂了馬來西亞的經濟,是群邪惡的投機者。這導致了原本想到馬來西亞投資建設的外國人,也收回了腳步。

今天,我們聽到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Erdoğan)的演講,簡直是馬哈提爾(Mahathir)的高仿版本,讓我們懷疑埃爾多安的演講是否涉及了知識侵權。同樣的原因,同樣的影響?不用多說,回到1997年,沒人會去救馬來西亞。時至今日,同樣很難想像會有人會來拯救土耳其於水深火熱之中。

誰來拯救土耳其?

會是沙烏地阿拉伯嗎?沙特的錢向來幫助中東的遜尼派國家。但今時不同往日,埃爾多安最近試圖巴結俄羅斯與伊朗。這就很難再贏得沙特的友好了。目前看來,只要埃爾多安還在位,沙特大概率不會來拯救土耳其。

會是歐洲嗎?歐洲政客似乎有很多理由插手土耳其危機:土耳其是一堵牆,幫助歐洲減少中東難民的湧入;土耳其危機的傳染效應對於脆弱的歐洲央行會是個麻煩;大量貶值的里拉對於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和法國的旅遊業也不是個好消息。

但是,歐洲政客什麼時候站在第一線做些實事了?特別是今年8月,馬卡龍還在海灘散步,默克爾和梅姨還在山間漫步。更重要的是,歐洲哪個國家具有如此強大的政治力量來籠絡大家共同幫助埃爾多安?幫助這個用自己方式亂交朋友的埃爾多安?可見,救援很難從歐洲來。

會是美國嗎?美國似乎更想在土耳其陷入困境的時候雪上加霜。這可能是因為埃爾多安需要被踢一下屁屁了。或許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美國預算赤字突破極限,美聯儲停止購買債券。新興市場危機這個老套路,美國財政部玩得不錯。因為隨著土耳其的經濟下滑,歐洲銀行可能會受到影響,由於避險美國國債的價格會上升,意味著財政赤字的美國能以更低廉的價格獲得資金。因此,美國在財政和政治上,都有打擊土耳其的理由和動機。

會是中國嗎?最近幾個月,中國政治的基調發生了變化。今年年初,中國似乎沒有做錯什麼。現在,事情變得並不是那麼清晰。隨著中國經濟放緩,以及美國對中國的攻擊,出現越來越多的爭論,認為中國如此積極地提出”中國製造2025″和”一帶一路”主動行動是錯誤的,因為這似乎引起了美國的憤怒。 考慮到這一點,我們是否應該假定:

1.展望未來,中國的政策制定又轉向更”以共識為導向」?2. 中國將盡其所能,避免無謂地挑釁美國,以免使糟糕的局面變得更糟?3. 中國正靜待與美國的持久作戰,正如毛澤東所說,一場戰鬥不會因為一次重大勝利而獲勝,而是”許多小勝利的積累,才能獲得重大勝利”。

把這些部分地消滅敵人的成績積累起來,成為大的戰略勝利,達到最後驅敵出國,保衛祖國,建設新中國的政治目的。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論持久戰》

考慮到這一點,中國似乎不太可能會轉身去浪費寶貴的彈藥,幫助一個商業利益有限且地理位置遙遠的國家。

儘管如此,從中國來看,最近幾周中國政府確已出台一些重要的寬鬆政策,通過人民幣走弱和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以減輕企業的去槓桿化壓力。儘管如此,市場並沒有因寬鬆的政策而振奮起來。會是因為以下原因嗎?

● 市場認為中國的寬鬆政策將是溫和的,僅僅是為了緩解短期的痛苦。如果是這樣的話,面對美元流動性危機的日益加劇,這些措施將沒有多大幫助。尤其是不會幫助那些像土耳其這樣不願幫助自己的人。

● 市場認為,中國在2009年和2016年所表現出的用資產負債表擴張來拯救世界的能力,如今正在過度債務的重壓下走向終結?

● 就像2009年和2016年一樣,市場對中國寬鬆政策的跡象反應緩慢?

不幸的是,最可能的解釋很可能是第一個。具體來說,中國正在採取寬鬆政策,但不太可能插手正在蔓延的流動性危機。

還得回到本文的開頭,土耳其是否是一場”一次性”危機? 即,與當地政策所造成的混亂有關,而不是與全球流動性環境有關的問題。

支持第一種觀點的人認為,土耳其並非因為系統性原因而破產——持這種觀點的人大可在他們的投資組合中繼續安全地”冒險”。

另一方面,我則傾向認為”土耳其是個徵兆”

土耳其只不過是一條大魚,最多是一隻海豚。土耳其並不是一個能讓主要經濟集團發生重大政策變化的鯨魚,至少現在還不是。

Total
0
Shares
發表回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