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穆斯林和酷兒

長大後,拉菲爾·阿洛姆·拉赫曼(Rafiul Alom Rahman)對男孩的含義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識。男孩沒有哭,他們沒有長發,沒有像女孩一樣說話。由於受到老師的譴責和同學的欺凌,拉赫曼學會了沉默的藝術。

只有當他作為一名本科生去德里學習文學時,他才打破了沉默。突然,一個全新的世界出現了。 Ismat Chughtai的《 Lihaaf》一書中跳出了女性的性慾,慾望和男性氣概。這是他的第一次:這個世界也是真實的。

事實證明,生活在德里對提供機會具有變革性作用-這裡是人權會議,那裡是電影節-他將所有機會都包起來。 「德里改變了我對性別和性行為的看法,」他談到自己越來越參與LGBTQ +社區時說道。

但是德里並沒有倖免於偏見和同性戀恐懼症。這對拉赫曼宗教信仰的人來說是雙重負擔,對他們而言,同性戀和穆斯林是「雙重負擔」。「信仰的表達與同性戀的表達被認為是不相容的,」他說。

他聽到的故事令人恐懼。一個出來找他父母的男人被帶到精神病醫生那裡接受電擊治療。由於他的父母深信他是神靈的魔咒,另一個人遭到了驅魔。三分之一的人承認自己是同性戀,但面臨著成為穆斯林的問題。他的宗教信仰不是說古怪就是阿拉姆嗎?

拉赫曼問:「榜樣在哪裡?我們如何講故事?我們是誰?成為穆斯林和同性戀者意味著什麼?」

拉赫曼(Rahman)於2017年創立的「酷兒穆斯林計劃」是從第一人稱推薦中誕生的。該項目在Instagram上有14,000個關注者,旨在對抗「同性戀恐懼症和穆斯林一次仇恨一個故事」。您如何看待快樂?您如何將自己與同志聯繫起來?一個宗教原教旨主義興起的時代?

一位巴勒斯坦人在卡達長大,他是非二元的。印度:「我能夠表演薩拉(Salah),而且能夠在這裡表現古怪,而且不會消失。」

拉赫曼身著棉棉外套,正在曼谷舉行的《北京+25評論》的間隙與我聊天。這次會議是在《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 25周年紀念會議上回顧了1995年在北京做出的兩性平等承諾的。他是被選為代表年輕人多樣性的30個青年工作隊中唯一的印度人來自亞太地區。聯合國婦女署發言人說,拉赫曼被選為他推動變革的記錄。新聞稿說,他在這裡「處於這些激動人心的時刻的主導地位,並為全球審查進程和世代平等運動的各個階段做出貢獻」。

他說,令人失望的是,到目前為止,LGBTQ +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澳大利亞提出了這些要求,印度尼西亞提到了跨性別者群體,而紐西蘭一直在倡導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權利。儘管印度在11月27日會議的開幕式上的干預取得了一系列性別成就,其中包括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的貝蒂·巴超(Bati Bachao)和烏季瓦拉(Ujjwala)運動,但該國對取消第377節保持沉默,該節將「對婦女的性侵犯定為刑事犯罪」。自然秩序」。

拉赫曼說:「不幸的是,我們仍然在談論孤島問題。在當今世界,如果不考慮跨性別者,雙性戀者,同性戀者的經歷,就無法談論性別。女性問題非常多。男人的問題,因為刻板印象也限制了我們。」

Namita Bhandare是一位駐德里的新聞記者,她撰寫有關性別問題的文章。

Total
0
Share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