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斷機制是什麼?為什麼在A股短暫實施後被取消

提起股票熔斷機制,相信不少A股股民心有餘悸,那麼什麼是熔斷機制,它為何在A股只實施了4天就被撤銷呢?

熔斷機制是指在證券交易過程中,當價格波動幅度達到某一限定目標時,交易將暫停一段時間,類似於保險絲在過量電流通過時會熔斷以保護電器不受到損傷,其目的是為了在發生明顯風險的初級階段,採取中斷干預,用交易時間換取決策空間。

不過,脫離目的談熔斷都是耍流氓。熔斷機制本身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短時間內的強烈波動導致失控,和電路里的「保險絲」是一個思路。但金融和政策範疇的熔斷機制有個先天性缺陷:用簡單的手段控制錢或人的流動,但並不是從根本上對症下藥,這樣做往往導致更大範圍的資金出逃和心理恐慌。原因只有一個:既得利益者從不會主動拒絕誘惑,而是更傾向於矛盾激化時採取干預手段。就好比,保險絲斷了,你是換個相同的呢,還是換個更粗的呢?

中國的熔斷機制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熔斷機制在中國股市的那幾天

首先我們看看這個機制是在什麼背景下發布的:經中國證監會同意,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正式發布指數熔斷相關規定,並將於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實施A股指數熔斷機制是進一步完善我國證券期貨市場交易機制,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權益,促進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證監會的目的是好的,但結果如人意料。

2016年1月 4日,第一個交易日,也是中國證券交易史上里程碑式的日子,從這一天開始,A股交易實施股指熔斷機制——根據規定,當滬深300指數觸發5%熔斷閾值時,三家交易所將暫停交易15分鐘,而如果尾盤階段觸發5%或全天任何時候觸發7%則暫停交易,直至收市。

當天的低開似乎不是個好兆頭,很快,在2015年損失慘重、期待2016年開門紅的投資者們就遭遇了當頭一棒:股指在巨大的拋盤打壓下不斷走低,接連擊破3500點和3400點整數關,終於在午後開盤的13點13分跌破5%,觸發了熔斷,15分鐘後,重新開盤的股市繼續下跌,只用了6分鐘便在13點34分將跌幅擴大至7%,觸發了7%的熔斷閾值,三大交易所暫停交易至收盤。

元旦節後開盤第一天,股市便遭遇了血洗。然而好戲還不算完,在弱勢反彈了兩天之後的1月7日,滬深300指數早早地便在9點42分便觸及5%跌幅造成熔斷,9點57分重新開盤後,僅用了上一次一半的時間便將跌幅擴大至7%。

廣大證券公司的從業人員多年來終於可以第一次下班回家吃午飯,但他們的老闆一定高興不起來:由於下跌過於迅速,成交量根本來不及放出,深圳某家中小型券商當日全天的傭金收入只有區區900元——是的你沒有看錯,所有營業部加起來的傭金收入只有900元!比券商更慘的是股民,根據統計,2016年僅僅4個交易日,股民的市值就損失了5.6萬億左右。

損失慘重的投資者和傷心欲絕的券商都把矛頭指向了熔斷機制。憤怒的股民刷爆了證監會的官方微博留言,除了罵娘幾乎沒有別的表達方式,而券商則紛紛上書,請求立即修正熔斷機制。

1月7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等三大交易所緊急發布通知:為維護市場穩定運行,經證監會同意,自1月8日起暫停實施指數熔斷機制。從1月4日始,至1月7日被叫停,熔斷機製成為了中國證券史上最短命的股市政策。

A股熔斷機製為什麼會短暫實施後被取消

熔斷制已經對A股造成了流動性恐,凡是削弱流動性的手段,必將會導致極端性波動,中國股市暴漲暴跌、牛短熊長,流動性被削弱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對比美股,美國股市是沒有漲跌停限制的,而中國則有, 美股是T+0,而中國則是T+1,另外我們 5%和7%的觸發閾值設置的太低了。美股的第一檔7%和第二檔13%相隔很遠,而我們的5%和7%隔得實在太近了,彼此之間會形成連鎖反應。當第一次停牌後,因為恐慌會迅速導致第二次停牌。

Total
0
Shares
發表回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