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即便是最顶级的投资大师在市场里也会面临亏损的问题,本文就带领大家去认知亏损以及如何尽量避免亏损。
对亏损的认知
无论什么性格的投资者,只要在市场中交易,买完一只股票不可能一直横盘不动,那么就必须面对两个结果:「亏损」和「盈利」。
股票的亏损有两种:
- 浮亏:即账面上亏损,只要股票没卖出,亏损是暂时的。
- 真亏:即亏损时卖出股票,或者股价永远不可能回本,是本金的永久损失。
所以经常有人说浮亏不是亏。
任何股票只要你的「买入逻辑」没有变,无论这个「买入逻辑」是基于「基本面」、「技术面」、「内幕消息」或其他方面。
只要这个「买入逻辑」一直存在,当你有了「浮亏」的时候是可以继续持有的。
当你要卖出浮亏的股票时候,一定是「买入逻辑」不存在了,卖出即代表你对「买入逻辑」的认错。
不同人的对浮亏有不同的承受能力。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当股票浮亏的时候如果还想它回本,它的上涨比例是不一样的,参考下面这个表。
亏损 | 回本需要上涨 | 备注 |
---|---|---|
5% | 5.26% | |
10% | 11.11% | |
15% | 17.65% | |
20% | 25.00% | |
25% | 33.33% | 大多数人的止损位 |
30% | 42.86% | |
35% | 53.85% | |
40% | 66.67% | |
45% | 81.82% | |
50% | 100.00% | |
55% | 122.22% | |
60% | 150.00% | |
65% | 185.71% | |
70% | 233.33% | |
75% | 300.00% | |
80% | 400.00% | |
85% | 566.67% | |
90% | 900.00% | |
亏损的类型
每个人买入股票都有自己的「买入逻辑」,有基于「基本面」、「技术面」、「内幕消息」或「它人推荐」等等。持股的时候也会面对浮亏和真亏,它们怎么分类的呢,举个几个例子。
「买入逻辑」是基于「基本面」
- 杀估值,估值太高,面对杀估值所导致的亏损叫「浮亏」。即便估值回不到之前的高度,企业基本逻辑没变,可以通过业绩增长来抹平亏损,这时候长期持有就是浮亏。
- 杀业绩,就是业绩增长不及市场预期。杀业绩导致的亏损,可能是上市公司的经营节奏在当期变化,因为逻辑没变公司业绩早晚也能好转。这时的亏损是「浮亏」。
- 杀逻辑,就是公司长期持有的大逻辑不存在了,那可能会面临「真亏」。这三杀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清晰,很多时候是同时出现的。有的公司先杀估值,再杀业绩,最后发现公司根本没做事,大逻辑都杀没了。就不可能再涨回来了。
比如退市的乐视网、暴风集团就是这样。
「买入逻辑」是基于「内幕消息」
有时候听消息、搞重组、搞内幕。买进去了,最后事情没成功。
事情没成功,你的「买入逻辑」就没有了,这是「真亏」。
有的人屁股决定脑壳,本来是奔着一个重组或者某个事情买入了股票,事情最后又没搞成功。期望他的业绩能弹回来,可以指望。但概率有多少呢?又要持有多少年呢?
比如2011年重庆啤酒的疫苗事件黑天鹅,搞疫苗最后没搞成,最后大跌,「关灯吃面」这个词也是由这次事件来的。即便现在创出了新高,但中间几年没有任何的「买入逻辑」,有几个人能持有9年到现在?
这样的交易即便最后是盈利的也算是交易体系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