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80%的毛利率,如何抄底利空

国家医疗保障局近期开了个大会,公布了第一批带量采购清单,共33个药品,将在11个城市参加试点。

正式消息还没出炉,市场却被吓破了胆,机构慌不择路,医药股闻声大跌。”带量采购”到底是咋回事,市场到底怕的是什么?我们详细为大家解读。

带量采购的门路

对于医药行业而言,最大购买力不是个人,而是国家医保基金,只有进了医保目录,才有可能卖出很大的量。所以政策变量一直是这个行业重要影响因素,而目前这个变量正在大踏步变化。

以往的药品招标,只招标价格,而没有数量,中标企业还需要进医院做工作来促进药品使用,这里面门路就多了。而现在采取带量采购,在招标的时候就承诺药品的销量,保证在8-15个月之内用完,这会减少企业交易成本,引导医院规范用药。

不过,这只是故事的开始,更为惊险刺激的事情还在后面。

由于我国老龄化问题会越来越严重,而且医保基金每年的资金有限,相关机构就一直在想办法降低招标采购的药价,但苦于没有这么大的能力。

但这两年出了些事情。首先,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进度不及预期,一致性评价成本高,企业消极应对实属无奈。其次,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这可是由多个传统机构整合而成,简单说就是”超级医保局”。此外,又出了个轰动全球的疫苗事件,改革的压力就更大了。

硬件设施好了,动力又十足,医药行业剧变期来临。

带量采购关键就在”量”上面。据悉,带量采购将拿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年度药品总用量的60%-70%给中标企业,剩余企业只能分享剩余30%-40%的市场份额。

为了能获取六到七成的市场份额,仿制药企业怎么办?

唯有2招可选:其一,加快一致性评价,进入采购目录;其二,大幅降低价格,获取更大份额。如果实现不了这两点,那就只有进入小市场血拼,行业洗牌会异常惨烈。

以量补价是否行得通

目前,方案选择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沈阳、大连、厦门、成都、西安11个城市进行试点。这11个城市目前的公立医院药品销售占全国的比例为22.78%,如果再考虑外地就医的人口,估计销售额占全球比例在25%以上。

相比于以往的试点,这次的起点明显高了一大截,谈判的筹码牢牢被掌控在有关部门手中。对于这么大的市场,没有企业能够轻易放弃,杀价势在必行。

而当前仿制药企业普遍80%左右的毛利率,接下来会有多大的杀价空间,这就看有关部门的想象力了,跌倒20%也不是不可能。

那么问题是,价格跌下来了,量能不能补上,以量补价能否实现?

中短期而言,以量补价或许能够实现。一方面,一致性评价还没跟上,招标竞争还不够激烈,目前国内还有多个品种只有一家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另一方面,改革才刚刚开始,不可能一上来就放大招,开水煮青蛙会逐步来。

但中长期看,随着一致性评价进度加快,仿制药行业的利空会逐步兑现。预计1年过后行业竞争会异常激烈,竞争格局会出现变化,这对于目前动不动就是50倍估值的医药企业来说,压力山大。

如果再拉长时间,看一看日本一致性评价之后的情况,大方向就更加明白了。

日本在医保部门改革以及一致性评价实施过后,药品价格不断下降。1974年第一次降价,1980年1年降价幅度达到18.6%,1990-2010平均降幅达到7.35%。与此同时,虽然日本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但医药费用基本没有增加,这条路很显然就是我们正在走的路。

如何抄底利空

首先,对于创新药来说,基本不受影响,而且应当是利好。原因在于,仿制药带量采购进行控费,为医保腾笼换鸟,为创新药发展留下巨大空间。

其次,对于仿制药企业来说,如果分类别看,短期也有可能存在利好。像现阶段品种只有一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短期影响相对有限,以量补价或将出现;而像正在完成一致性评价,从0到1的企业,刚进入就可能放大量,这也会是潜在利好。

此外,抄底利空要把握好安全边际,即便是像华海药业、信立泰这类独享市场的企业,技术面和估值没到位之前,也不要盲目抄底,因为一年之后行业怎么样,当前很难说。

Total
0
Shares
发表回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