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一家綠色環保組織的調查顯示,自去年中國禁止進口廢物以來,香港已成為從發達國家到東南亞的最大塑料廢物再出口國之一。
2018年,香港從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和墨西哥向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等國家重新出口了28萬噸塑料廢物,價值7.27億港元(9300萬美元)。
進行這項調查的「綠色地球」項目研究員楊凱慶說,東南亞國家必須處理的廢物量「已經超過了他們用來處理的廢物量」。
香港在向泰國出口塑料廢物中排名第二,2018年出口了129噸,今年1月至9月出口了72噸。在馬來西亞,這座城市在2018年排名第五,而在菲律賓,它在2018年排名第五,今年迄今為止排名第三。面對來自進口廢物的破壞性環境影響,例如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有毒煙霧或被垃圾覆蓋的美麗景點,這三個國家都已開始收緊對塑料進口的規定。
中國大陸的廢物禁令於2018年1月生效,該國不再吸收廢紙,塑料,紡織品或礦渣-金屬與礦石分離後產生的副產品。它還對進口材料中允許的污染物含量提出了更嚴格的限制。
在實施禁令之前,中國大陸是塑料廢料的主要目的地,2016年,中國大陸收到的1400萬噸可回收垃圾中,有近一半被回收。
之後,香港的塑料轉口商需要尋找新的目的地。 2018年,該市對泰國的塑料廢物出口比2016年增長了177倍,幾乎占該國塑料廢物進口的三分之一。在馬來西亞,從香港進口的塑料廢料數量增加了75倍,而越南則增加了21倍。
楊潔said說:「還值得考慮的是,中國對廢料進口的禁令是否導致塑料廢料被送到其他發展中國家,而這些發展中國家可能沒有適當的設施來處理廢料。」她指出,自禁令以來,寮國首次出現在從香港接收廢物的國家名單中。
同時,從發達國家發送來的塑料廢物中,有60%以上是由「高風險」塑料構成的,這種塑料被其他垃圾高度污染,會產生非常低價值的再生塑料。
楊說:「這些廢物正在污染地下水,並給這些國家的社區造成健康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綠色地球」希望每個國家在自己的國家中處理自己的廢物。這是環境正義的問題。」
香港成為塑料廢料貿易商的便捷樞紐,他們成立了公司來重新出口從發達國家購買的廢料,因為從原定目的地將廢料運回香港的成本低於將其運回北美或歐洲的成本。綠地球的創始人兼執行董事車峰說。
綠色集團對中國的電子商務浪費山發出警報
勞說:「如果把廢物運回去,貿易商可能會尋找其他發展中國家將其運回,或者如果廢物不多,最終可能會被運往香港的垃圾填埋場。」
規範危險廢物國際貿易及其處置的巴塞爾公約修正案將於明年生效,需要進口國事先同意出口混合,不可回收和受污染的塑料廢物。浸會大學環境與公共衛生管理項目負責人鍾善善博士表示,香港作為再出口國可能最終會將塑料廢物返還其原產國。
她說,修正案背後的想法是「各國承擔責任並在管理自己的廢物方面變得自給自足」。
《綠色地球》警告說,這些變化反而可能導致香港成為世界的垃圾場,廢物在城市中徘徊,並有可能被填埋。它敦促政府對塑料廢物貿易商採取更強有力的行動,增加對廢物貨物的檢查數量,並增加他們的加工成本。
環境保護署(EPD)表示,任何希望進出口可循環再利用物品的人都必須向其申請許可證。它說:「海關與海關緊密合作,根據情報交換和風險評估,對涉嫌運輸非法廢物的集裝箱進行檢查。」
環保署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檢查了2,200個貨櫃,其中100個是進口的塑膠廢料,另外980個是轉口貨。環保署表示會追蹤這些貨櫃,以確保它們不會留在香港或被丟棄在香港。
香港海關表示,會將發現的任何懷疑的非法進口廢物轉交給環保署。
《南華早報》的更多內容:
- 綠色集團對中國日益增長的電子商務浪費山發出警報
- 每天回收9000噸濕廢料,上海的回收計劃減少了
- 中國的回收革命04:應對全球塑料危機
- 香港飲料巨頭維他奶從學校開始回收利樂紙箱
閱讀《南華早報》上的原始文章。有關《南華早報》的最新消息,請下載我們的移動應用程序。版權所有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