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乾媽一直堅持不上市的原因是什麼

談及老乾媽這一品牌,就直接聯想起老乾媽的創始人陶華碧,而多年來老乾媽沒有尋求上市,沒有花巨資做廣告,反而因陶華碧的執著與堅定,卻給老乾媽帶來了巨大的宣傳效應。在全國範圍內,或許並非每一個人都體驗過老乾媽的產品,但多數人都熟悉老乾媽陶華碧這一個名字。

實際上,對於老乾媽來說,以其雄厚的實力以及頗具影響力的知名度,要想實現發行上市的任務,並不艱難。或許,如果老乾媽真的存在上市的意願,恐怕國內股票市場也會為其開通IPO綠色通道。然而,多年來,老乾媽始終堅持不上市的原則,而與老乾媽堅持不上市的,還有另一家知名企業華為。

對於老乾媽、華為堅持不上市的原因,不僅與其專註實業、做好產品,且不希望受到資本市場利益驅動的因素影響有關,而且更與其股權結構、現金流狀態等因素有關。與此同時,上市之後往往需要進行信息公開,而信息透明化的問題也可能影響到企業的核心技術以及正常的經營。因此,站在本不缺錢的老牌企業而言,上市的需求並不強烈,與其承擔上市後的不確定風險,還不如堅持不上市的原則,促使企業不斷健康發展。

從老乾媽陶華碧,到華為的任正非,他們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出生在上世紀40年代,而其中陶華碧1947年出生,而任正非是1944年出生,至今年逾七旬的他們,也可以稱得上老一輩的實業家。

不可否認的是,與年輕一代企業家相比,老一輩實業家的實業精神還是讓人值得敬佩的。這些年來,無論是老乾媽的陶華碧,還是華為的任正非,它們的公司並沒有上市的意願,但卻處於踏踏實實做實業、埋頭苦幹做研發的狀態。或許,身處老一輩實業家的企業環境,往往容易會被他們的實幹精神所影響。實際上,除了堅持不上市的老一輩實業家之外,例如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董明珠,雖然企業早已成功上市,但多年來董明珠始終不忘回報股東,上市多年投資回報遠遠超過了融資需求本身。此外,還有我們熟悉的萬科王石、福耀玻璃曹德旺等。

與年輕一代企業家相比,老一輩企業家更專註於做好實業、做好產品,打造好企業的牢固根基。與此同時,通過自己的自身魅力感染到整個企業,不斷傳遞出積極的奮鬥正能量。但,與之相比,稍顯年輕的企業家,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趨勢,並趕上了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的好時機,而不少企業家從成立企業,到發展壯大,而後到上市融資,前後還不到十年時間,更有甚者耗用的時間更為短暫。然而,在資本強烈逐利影響下,不少年輕企業家往往經不住踏實做實業的寂寞,儘可能通過資本市場的規則與工具,用小資本撬動大資本,而後完成一系列蛇吞象的併購活動,進而完成企業快速壯大的發展目標。

由此一來,與老一輩企業家相比,年輕一代的企業家往往更顯聰明,但缺乏了做實業的耐心與專註。受到資本市場一夜暴富的氛圍影響,越來越多的年輕企業家積極爭搶融資上市,試圖儘早完成一夜暴富的目標,而企業也經過資本市場的包裝與打造,也因此變成了數十億乃至上百億市值的企業。

與海外成熟市場相比,國內股票市場缺乏了良好的發展土壤,這也是國內股票市場多年來未能成就偉大上市公司的原因之一。同時,因國內市場的造富效應過於強烈,而在強烈的賺錢效應下,不少企業家卻抵禦不住金錢與利潤的誘惑,改變了自己的初衷,一夜暴富後更是變相減持與套現,而企業缺乏了核心靈魂,終究還是難逃走向衰落。

專註、嚴謹、耐心、細緻等特徵,恰恰體現出一種工匠精神。然而,對於這一種工匠品質,更多還是體現在老一輩實業家身上,而甚少體現在年輕企業家的身上。由此一來,對於老一輩的實幹精神、工匠精神,確實值得年輕人學習與肯定。但,對於資本市場而言,本身更應該培養出良好的發展土壤,讓市場助力企業成長,讓企業回報社會,而資本市場不應該是一個持續造富的場所。

Total
0
Shares
發表回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