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放量上漲和縮量上漲哪個好一些

我們在分析股票走勢的時候一定會考察個股的成交量,當成交量短期內放大,並且伴隨股價上升,那麼這種情況叫做放量上漲,相反的,上漲伴隨著較前一日較少的成交量,那麼這種情況則稱作縮量上漲,這種現象說明成交的只是場內資金買盤,場外資金進場不積極。成交量是一種供需的表現,指一個時間單位內對某項交易成交的數量。當供不應求時,人潮洶湧,都要買進,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供過於求,市場冷清無人,買氣稀少,成交量勢必萎縮。

那麼放量上漲和縮量上漲哪個好一點?

以放量上漲為例:放量說明有大量資金介入上漲,那麼說明兩個問題。
第一,介入看多資金多。

第二,市場上漲需要的資金多。

第一個視角反應動力問題,第二個視角反應阻力問題。

介入資金多,說明買盤積極。

介入資金需求多,說明場內籌碼鎖定狀況一般,當前賣壓大。

相似的,縮量上漲一方面反映買入資金量不大,但另一方面也說明當前情況下需求的資金量不那麼大,甚至有可能出現鎖倉拉抬。就像你的問題描述的上漲不帶成交量。

事實上前一段時間有些上證50的票部分構成鎖倉拉抬——機構資金抱團取暖,然而他們不能兌現,一旦兌現導致賣壓過大(究竟是維護指數,還是打新持倉需求,還是最低倉位持有規定不必分析或猜測…他們的大部分浮盈兌不了現),事實上鎖定了大量籌碼,壓縮了市場流動空間,成交量很低。最後縮量上漲。這是特殊行情下形成的特殊景觀。

所以,對未來行情判定:

第一,你得判定此刻做多的有沒有可能迅速反手兌現,成為未來的賣方力量。在震蕩市,特別是震蕩市轉下跌末期,騰挪空間極小,交易不確定性極強。

第二,你得判定此刻做多的動力是否能夠抵抗賣方的阻力。比如典型的超跌反彈,一旦放量就拜拜。

綜上,對量能的判定最好是作為分析體系的一部分,放在一個趨勢中去考慮。比如某個箱體中中,屢次上漲放量,下跌縮量,橫盤。此時可能考慮這個震蕩橫盤是一種良性的調整。單獨的一個放量縮量不能成為交易依據。

當然,不論是放量上漲還是縮量,在大盤和個股中的表現不盡相同。

大盤的縮量上漲,是大盤不活躍的表現之一,通常情況下大盤的縮量上漲不會改變大盤的趨勢,對後期的走勢沒有什麼大的影響。在上漲一段時間以後的高位,大盤縮量上漲,說明很多獲利盤沒有賣出,且多方佔優,上漲的趨勢還沒有改變。但是,這些獲利盤今天不賣,不代表明天也不賣,此時的縮量上漲是看不出什麼端倪的,因此大盤在高位的縮量上漲,後期無法判斷,不要輕易下結論。大盤在下跌以後出現縮量上漲,表明市場不活躍,多方雖然稍微佔優但沒有絕對優勢,極有可能是下跌過程中的反彈。但是,也不能排除多方這一點點的優勢逐步擴大和轉化,最後形成溫和放量的健康上漲。由此可見,無論高位還是低位,大盤的縮量上漲都帶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我們就不要從這個角度來分析他的後市。

對於個股的縮量上漲,市場的認知並不統一。有的人認為,縮量上漲說明上漲過程中量能不足,是弱勢表現;也有的人認為,縮量上漲說明鎖倉很好,沒有拋壓,是主力高控盤的表現,當然是好事情。站在「主力行為學」的角度,對於個股的縮量上漲,我們需要先對個股進行一個劃分。第一種是盤子特別大的票,這樣的票類似大盤,我們借鑒上面對大盤的分析;第二種是盤子特別小成交特別少的票,這樣的票一天成交幾百幾千萬,根本談不上上放量和縮量;第三種是那種波動很小的票,一點點的漲幅跌幅沒有必要去分析他。個股的縮量上漲,適合那些正在拉升正在異動的票!

有些個股,先是放量漲停,然後出縮量的一字板漲停,這樣的縮量漲停容易出妖股。前面的放量漲停,說明有人提前知道了信息,跑步入場,這是我們的最愛,但是要買到的難度也最大。

有些個股,一直在縮量上漲甚至漲停,確實說明他的鎖倉很好,是強勢的表現。但是,很多個股,在經過一段時間上漲以後開始放量,放量以後再次出現縮量上漲,這個時候就要特別警惕,因為此時的縮量上漲,確認了前面的放量是在出貨,這個縮量上漲,要麼是大盤的因素,要麼是散戶的跟風導致,而並非主力在真正投入資金!

​個股在下跌以後縮量上漲,重點應該分析量而不是價。縮量,能夠說明的是主力還沒有真正的拿到籌碼(還沒有見底),或者主力沒有真正的想拿籌碼(反彈性質),這樣的票,還不值得我們關注!

 

 

Total
0
Shares
發表回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