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1天工作14小時,你還敢不加班嗎?

曾經,你會羨慕著電視劇里穿職業裝的精英們,在高聳入雲的寫字樓里忙碌著。

進入職場後漸漸發現……

你去過人流最密集的地方是上下班的地鐵;
你重複最多的路線是公司到出租房;
你見面最多的人是同事、老闆和外賣小哥;
你連周末手機和電腦也被工作霸屏……

你也許還在為日本人的加班文化感到驚恐,而中國人卻早已在不知不覺中為自己的國家奪得了「加班大國」的桂冠。

「加班大國」的桂冠

一直以來,日本、韓國才是出了名的加班大國,膠囊旅館就是加班的產物。

1988年,那是日本泡沫經濟的高潮期,整個日本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企業和員工都想謀求更好的發展,所以一拍即合——「那就往死里加班吧!」。從此日本有了堪稱病態的「加班文化」,同時「過勞死」走進了日本人的生活。

1992年,當《世界知識》雜誌刊出《日本的過勞死》一文時,很多中國人的上班狀態,還停留在遲到、早退、看報、喝茶、買菜、織毛衣、接孩子的懶散狀態,想像不出上班怎麼會「累死人」。「過勞死」,在那時被視為是日本獨有的社會現象。

由於問題實在太嚴重,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日語中的過勞死(KAROSHI)被收錄到了英文辭典中,讓西方人了解到了日本人可怕的一面。

根據近幾年的數據,每年約有兩千人申請過勞死&因公精神疾病賠償,獲賠者則在800人左右。而過勞自殺的人在2012年甚至達到了2472人。

2015年12月25日,一位工作僅僅一年半東京大學畢業生因不堪長期加班從宿舍跳樓自殺身亡。據日本勞動基準監督署調查,該學生去世前一個月的加班時間總計超過130個小時,每周平均只能睡10個小時。

日本街頭疲憊的加班族

然而,作為曾經日本獨有的現象,「過勞死」也逐漸來到了中國。

2006年,中國一躍成為了「過勞死第一大國」,每年「過勞死」人數高達60萬(這個數字極具爭議,卻被眾多媒體採信)。同年,中國社科院發布《中國人才發展報告NO.3》指出,中國人均勞動時間超越日韓,已成全球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

中國人逐漸意識到,原來上班也會死人。

近來,日本為了解決長時間勞動問題,2018年6月在參議院全體會議上表決通過了勞動方式改革相關法案,從法律上對長時間勞動做出規制。根據日媒新近公布的統計結果,日本公司員工近年來的每周工作時間,已經從2012年以前的平均50小時以上,下降到每周不到45小時。

而中國人呢,甚至連休假也在工作。螞蜂窩旅行網發布的《中國上班族旅行方式研究報告2017》指出,88%的白領都需要在旅行中處理工作。

其次,根據瑞銀集團的調查顯示,在每周工作時間最短的國家和地區中,即便是排在第17位的倫敦,也只有33.46小時。相比之下,中國香港以50.12小時,高居每周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和地區第一名。而巴黎的工作時長比中國香港整整少了20個小時,也就是說巴黎的公司人每天僅工作6小時。

據北京師範大學一位研究員則估計(2014),中國在職員工平均每年工作2000至2200個小時—根據經合組織的統計,這一數字遠高於美國(每年1790小時)、荷蘭(1419小時)、德國(1371小時),甚至日本(1719小時)。

此外,原先金融、諮詢、廣告等行業是加班的「重災區」,如今技術公司的加班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早9點到晚9點,每周工作6天的「996」制度已經成為小米、京東、華為等公司的工作常態。

「好像不996,你就對不起這個時代。」一位創業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小時,比上月增加0.1小時。

在滴滴發布的《2016年度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中,京東以23:16的平均下班時間,成為中國最「狠」公司冠軍;在高德地圖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中,華為以每日人均加班時間長達3.96小時,成為中國企業「加班王」。

具體到加班的原因,脈脈的調查數據顯示,69.64%的職場人是因為已有工作沒有做完,23.4%的職場人表示領導要求必須加班,還有21.28%的職場人是因為習慣性晚走。

當然,這樣的工作方式無疑在透支著年輕人的健康,加速消耗他們的青春。

除了上文提到的過勞死問題,白領階層健康狀況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出現越來越多的高血壓、糖尿病等傳統意義上的老年病。年輕群體普遍的「亞健康」狀態呈現進一步惡化趨勢。

《中國家庭健康大數據報告(2017)》指出,與2013年數據相比,2017年一線城市白領中高血壓患者平均年齡下降了約0.8歲。

既然這麼辛苦,為什麼中國人都很能忍呢?

說到底,都是為了錢。如今的外部環境迫使中國人不得不加入到加班的隊伍里。

工作是收入的來源,除了少數的精英,平庸的大多數是比較害怕丟飯碗的。2015年,富士康生產線某線長的一句話流傳開來:「只要有一次不配合加班,我就讓你從此以後一個班都沒得加。」

大部分中國人,在房價、教育、醫療、養老的重重壓力下,只得忙忙忙。

就拿租房子來說,按照統計局的數據來看,2017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974元。北京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7230元,而北京現在的房價為63711元每平米,一個人想要在北京買一套70平米的房子,他不吃不喝需要77年。

很多人,存款不多,每天只能盼著漲工資讓生活輕鬆一點。

更何況,當老闆都在加班時,普通人不努力還有未來嗎?

比如說王健林。2016年12月,萬達集團微信公眾號發了一張關於王健林11月30日的行程安排。根據行程單的內容來看,王健林四點起床、四點十五健身,一天需要飛兩個國家、三座城市。

此外,除了王老闆,很多商界大佬也是全年無休的狀態。

其次,與西方國家不同的是,他們倡導工作和生活採取「二分法」,工作場合認識的人通過LinkedIn、郵件聯繫,生活場合認識的人通過Facebook、簡訊聯繫,二者很少重疊。

但中國完全不是這樣,因為我們有微信。24小時在線的微信讓如今所有的職場人都主動或被動地處於一種工作狀態之中。

從2015年開始,如「釘釘」等移動辦公軟體市場呈現爆髮式增長,根據市場調查機構IDC的統計,截至2015年年底,中國社交化移動辦公軟體市場累計註冊用戶8300萬人,企業用戶600萬家。

移動化辦公軟體把人們從辦公室解放出來,帶來了碎片化的上班時間,讓溝通變得高效,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使生活和工作的界限變得模糊。

在如今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每個人都急於抓住機遇,彷彿一停下就是消極懶惰,不忙碌就意味著不盡責。「加班、忙碌」常常被等同於「成功」,只是這個置換公式的另一邊需要付出的,是時間、精力、家人、健康……你可以透支多少?

Total
0
Shares
發表回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