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養兒為防老,但為「防老」就必須多生孩子嗎?身邊孩子生一大堆,到頭來等自己老了卻無依無靠的也不是沒見過……
現在好了,生娃有了更高尚的理由:為國家。
為什麼1970~2013年的43年間,國家都在提倡計劃生育,現在又要鼓勵生育呢?
在多年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下,中國總和生育率極低,老齡化加快,未來人口紅利消失,用工成本上升,社會發展動力堪憂,社會養老壓力和社會保障壓力巨大。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年中國總和生育率為1.18,2015年為1.05。(總和生育率是指每個育齡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一般在2.1可保證一國人口世代更替,即總人口保持不變不過),由於在人口普查或抽樣調查中存在對低齡人口的漏登,人口學者一般認為總和生育率在1.4-1.6左右,即便如此,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在全球仍處於超低水平。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5年中國總和生育率為1.62,低於全球平均水平2.45,也低於高收入經濟體的1.67。
根據中國生育率和年齡結構,中國人口大致在2028年前後達約14.4億峰值,然後開始減少,2050年降至13.6億。
中國老齡化速度快、規模大,在世界各國當中前所未有。
一般認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7%以上為老齡化社會,14%以上為深度老齡化,20%以上為超級老齡化。從老齡化過渡到深度老齡化,法國用了126年、英國46年、德國40年、日本25年(1970-1994年);從深度老齡化到超級老齡化,德國用了36年(1972-2008年),日本用了21年(1995-2006年)。
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歷了3次人口出生高峰(1950-1957年、1962-1973年、1982-1991年),遵從人口發展的慣性規律,60多年後必然形成三次人口老齡化衝擊波。
中國2001年進入老齡化社會,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7修訂版)》預計中國將用24年、即於2025年前後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再9年後即2034年前後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2050年達26.3%,到2060年後逐漸穩定在30%左右的水平,老齡化速度前所未有。並且,由於人口基數大,中國老年人口規模前所未有。2017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6億,預計到2050達3.6億,屆時每4個人就有1個65歲以上的老人。
「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二孩出生數量有所上升,但一孩出生數量大幅減少。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了63萬。其中一孩724萬人,佔比43%,比2016年減少了249萬人。二孩883萬人,佔比51.2%,比2016年增加了162萬人。這意味著80後90後生育願望趨弱,而70後二孩生育願望雖一次性釋放,未來二孩數量也可能會減少。一孩的生育主體是80後、 90後,一孩比例下降說明中國新生代的生育願望趨弱,同時這一類育齡婦女 人口數也在大幅度下降。這意味著在目前的人口政策下,中國人口出生基本上不具備可持續性,未來中國的出生人口還將繼續快速下降。
也就是說:生育政策鬆綁後, 無論「單獨二孩」、還是「全面二孩」,均不及預期。
其實,中國面臨的人口問題很多國家早就遇到了,為了鼓勵生育,這些國家也想了很多辦法。
比如俄羅斯,前幾年人口一度出現負增長,目前的生育率在1.77,仍舊落後於世代更替水平2.1,政府於是陸續設定了一些特別的「節日」。
如2007年9月12日被定為「家庭接觸日」,全國職工們於是有了一天的假期進行「家庭接觸」。9個月後,也就是2008年6月12日,成為了「為俄羅斯生育一名愛國者日」。
在這一天,生寶寶的婦女將獲得獎勵,小到彩電,大到SUV——以此感謝他們過了一個卓有成效的「家庭接觸日」。
不僅如此,首都莫斯科的一個公園還推出了一款「愛之長椅」。這張長椅有一個弧度,可以讓情侶們靠得更近。
韓國也有相似的手段。韓國現在的生育率是1.25,比俄羅斯還低,一年才搞一次紀念日怕是不夠用。於是韓國衛生部頒布,每個月都有一個周三被定為「家庭日」,職工們可以在這一天提早下班,據說辦公室還會強制熄燈把人趕走。
離韓國不遠的日本,生育率在1.26的低水平。2015年,豐田公司推出了一款機器人寶寶KiroboMini。設計師表示,希望機器人寶寶能喚醒一種情感的連結。
最新近的、最奪人眼球的舉措,大概要數西班牙了。西班牙目前的生育率是在1.49,落後於歐盟平均值1.58。沒有小孩的夫妻數量從1977年的150萬,上升到2015年的440萬。
政府為了抬高不斷下滑的生育率,在去年3月份設立了一個「性愛部長」的職位,由專家Edelmira Barreira擔任,希望藉此挽救國家人口。
當然,也有把這件事上升到國民義務的。比如丹麥,某旅遊公司前幾年發起了一場叫「為了丹麥,做吧!」的呼籲活動,稱「性愛可以拯救國家未來」。
低生育率的還有新加坡,為了鼓勵生育,2012年8月9日,新加坡政府舉行了「國家之夜」,鼓勵夫婦「釋放自己的愛國情懷」,還對小型一居室的出租數量進行限制,以鼓勵人們住在一起……
孩子是家庭的產物,對於多數城市家庭,不生二孩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和時間成本」太高。
在美國,養老和醫療支持老年人的支出約佔GDP的15%。每個家庭每多一個孩子,對其給予每年平均收入的15%的補貼。通常,公共教育支出佔GDP的5%左右。因此,一個家庭每增加一個孩子,就對其給予10%(=15%-5%)的兒童撫養費用。
即使按這個比例給錢,中國怕是仍然生不起孩子。
在美國,10%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為5000美元,大約正是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在中國,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10%只有近800美元,對於典型的城市家庭來說,以這個資金來撫養一個孩子,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2014年國家衛健委開展的「中國家庭發展追蹤調查」結果顯示,每個0-5歲中國兒童每年平均撫養成本約10454元,800美元(約5500人民幣)只能解決一半的問題。
想要民眾能「為國生娃」,政策好處還是要給足的。
不過,要多少假期、多少福利、多少保障,你才願意「為國生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