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衍生證券市場

什麼是衍生證券市場
衍生證券市場是指以衍生證券為發行和交易對象的證券市場,緊要包含期貨市場、期權市場以及其他衍生證券市場。

衍生證券市場的特點
(一)跨期交易

金融衍生證券是交易雙方通過對利率、匯率、股價等因素變動趨勢的預測,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按照一定條件實行交易或選擇是否交易的合約。無論是哪一種金融衍生工具,都涉及未來某一時間金融資產的轉移,跨期交易的特點十分突出,這就要求交易雙方對利率、匯率、股價等價格因素的未來變動趨勢作出判斷,而其判斷的準確與否直接決定了其在交易中的成敗。

(二)槓桿效應

金融衍生證券交易一般只需要支付少量的保證金或權利金就可簽訂遠期大額合約或互換區別的金融工具。例如,期貨交易保證金通常是合約金額的5%,也就是說,期貨投入者可以控制20倍於所投入金額的合約資產,實現以小搏大。因此,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具備槓桿效應,保證金越低,槓桿效應越大,危機也就越大。在收益可能成倍放大的同時,投入者所承擔的危機與損失也會成倍放大,基礎工具價格的輕微變動也許就會帶來投入者的大悲大喜。金融衍生工具的槓桿效應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高投機性和高危機性。

(三)不確定性和高危機性

金融衍生證券的投入成敗有賴於投入者對未來市場價格的預測和判斷,金融工具價格的變幻莫測,決定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盈虧的不穩定性,也成為金融衍生工具高危機性的重要誘因。

(四)套期保值和投機套利共存

金融衍生工具產生的直接動因是規避危機、實行套期保值,然而,要求保值的交易者不可能都恰好相互達成協議。金融衍生工具在集中了社會經濟各種危機之後,需要得以釋放和分配,需要有大量活躍的參與者承擔危機,即投機者的加入。金融衍生工具的槓桿效應正具備了吸引投機者的條件,這種低成本、高收益的交易使相當多的人甘願冒高危機去一試高低。不論投機者的個人目的如何,他們確實成為金融衍生工具市場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他們類似賭博的行為承擔並分散了市場所集中的危機,為市場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市場運作效率,使避險者能輕易地在這個市場上轉移危機。

衍生證券市場的危機
衍生證券產生的最初目的是為了轉移危機,但是衍生證券是把雙刃劍,高槓桿性決定了它自身的高危機性。根據各種危機的性質和各種危機相互之間的聯繫和區別,按照導致損失發生的各種區別因素,可將從事衍生證券交易面臨的危機分為市場危機、信用危機、流動性危機、操作危機和法律危機五類。此外還有模型危機和結算危機等。

(一)市場危機

衍生證券的市場危機(market risk)是指因為基礎金融工具價格發生變化,從而產生損失的一種危機。它是衍生證券的各種危機中最為普遍的一種危機,存在於每一種衍生證券的交易之中。因為每種衍生證券的交易都是以對相關基礎金融產品價格變化的預測為基礎的,當實際價格的變化方向或波動幅度與交易者的預測出現背離時,就會造成損失。對區別的交易者來說,衍生證券的市場危機是區別的。對套期保值者來說,市場危機相對較小,因為套期保值者在持有衍生證券的同時,持有基礎金融工具,形成相反的交易地位。而對投機者來說,市場危機較大,因為投機者實行此類交易的目的就是通過承擔危機來賺取盈利,不但沒有持有基礎金融工具,還會盡量增加槓桿比率,所以一旦失誤,損失將十分慘重。

(二)信用危機

衍生證券的信用危機(credit risk)是指衍生證券交易中合約的對方出現違約所引起的危機。衍生證券的信用危機與銀行借貸業務中的信用危機是區別的。產生衍生證券信用危機需要兩個條件:一是交易對方因財務危機出現違約;二是在合約剩餘期限內,違約方的合約價值為負。衍生證券的信用危機包含交割前危機和交割時危機兩類。交割前危機是指在合約到期前由於交易對方破產而無力履行合約義務的危機;交割時危機是指在合約到期日交易一方履行了合約,但交易對方卻未付款而造成的危機。

衍生證券信用危機的大小與衍生工具合約的到期時間長短密切相關,一般來說,時間越長,危機越大。而且交易所內交易的衍生證券的信用危機要大大小於場外交易的信用危機,因為場外交易既沒有保證金要求,也沒有集中清算制度,因此交易者到期能否履約是無法控制的,這完全取決於交易對手履約的能力和意願。著名的安然企業作為能源企業成立於1985年,但是到90年代末該企業已經蛻變成為一個衍生工具交易企業。安然企業緊要涉人的是場外交易市場,並利用衍生工具操縱財務報表。安然事件爆發之後,由於安然無法履行它簽署的衍生金融工具合約,給交易對手帶來巨大損失。

(三)流動性危機

衍生證券的流動性危機(liquidity risk)緊要包含兩類:一類是與市場狀況有關的市場流動性危機,另一類是與總的資金狀況有關的資金流動性危機。市場流動性危機是指由於缺少交易對手而無法變現或平倉的危機。有些金融產品,因為參與的交易者少,市場交易廣度和深度不夠,一遇到市場劇烈波動,就難以尋找交易對手,無法及時止損,從而發生損失。資金流動性危機是指交易者因為流動資金的不足,造成合約到期時無法履行支付義務,被迫申請破產,或者無法按合約的要求追加保證金,從而被迫平倉,造成巨額虧損的危機。流動性危機的大小取決於交易合約的標準化程度、市場規模的大小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場外交易的衍生證券基本上是根據交易者的要求設計的,可流通轉讓的市場很小,流動性危機很大。

(四)操作危機

衍生證券交易中的操作危機(operation risk)是指由於企業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不善、人為錯誤等原因而帶來的損失。操作危機包含兩類:一類是指在日常交易歷程中,由於各種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如火災、搶劫或盜竊、通信線路故障、計算機系統故障、高級經營管理人員人身意外事故和職員日常工作差錯等,而給交易者帶來損失的危機;另一類是指由於經營管理上的漏洞,使交易員在交易決策中出現故意的錯誤或者非故意的失誤,而給交易者帶來損失的危機。操作危機在任何投入形式(如貸款、股權投入、債權投入等)中都會存在,但由於衍生證券投入的技術性和複雜性,使交易者在營運經營管理上有可能遇到更多的問題。衍生證券交易需要充足的專業人員、完備的經營管理模式和完善的危機內控機制,以保證和監控交易的實行和頭寸變動。

(五)法律危機

衍生證券交易中的法律危機(law risk)是指因為法規不明確或交易不受法律保障,從而使合約無法履行而給交易者帶來損失的危機。衍生證券交易的增長大大快於市場的建設速度,由於衍生證券屬於新型金融工具,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都不很健全,無法可依和無先例可循的狀況時常會出現。法規的不完善增加了衍生證券交易的危機。

以上五種危機的側重點是區別的,市場危機關注合約市場價值的變動,信用危機關注危機暴露及對方違約的概率,流動性危機緊要是因市場廣度、深度不足而無法履約帶來的危機,操作危機關注經營管理和交易中的主觀因素造成的危機,而法律危機關心的是合約是否具備可實施性的問題。

衍生證券市場具備的條件
(一)衍生證券市場進展的技術條件

金融衍生品的快速進展是在科技進展的基礎上實行的。特別是電子通訊技術的高速進展為各種金融衍生品的不斷創新奠定了技術基礎。衍生品的設計現在已經越來越複雜,金融衍生品的複合再複合、衍生再衍生的創新品不僅要求設計人清楚其特點,而且參與者與經紀人等也必須對其有一定的了解。交易的硬體和軟體系統,清算的速度和平台,現場交易和遠程交易的方式的改進,所有的這些硬體設施都必須和衍生品一起進展。

我國現在已經具備交易金融衍生品的基本條件,目前我國衍生品交易所均有自己的交易和清算系統。此外,我國還可以利用後發優勢,與先進的交易所合作,借鑒其先進的交易系統和清算軟體快速地建立起我國的交易體系。

(二)金融衍生品市場進展的法律環境

中國銀監會在2004年頒布了針對金融衍出產品的專門法規《金融機構衍出產品交易業務經營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的出台,為我國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提給了法律依據。更多銀行可以提出開辦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要求,為居民拓寬了投入渠道。隨著法律環境的進一步進展,我國金融衍生品必然會快速進展起來。

《辦法》不但界定了金融衍出產品,而且對金融衍出產品的經營管理實行了統一規範,對金融機構開辦衍出產品的准入條件和開辦程序實行了明確。這是我國首次將金融衍生品交易納入獨立的法規之中,並讓交易服務的提給者有了明確的准入門檻和操作規程,令投入者有了更多規避危機的選擇。《辦法》出台的最大意義在於把金融衍生品交易納入了一個有章可循的法規中。由於我國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建立時間不長,機制還不成熟,過去有關金融衍出產品的規範大多分散於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管局的各類外匯經營管理規範中,既不利於金融機構的危機控制,也不利於監管部門實施監管。

《辦法》的出台為我國進展金融衍生品創造了基本的法律環境。只有不斷完善有關金融衍生品的法律法規,金融衍生品才可以在我國蓬勃地進展起來。

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也對我國衍生證券市場的進展敲了警鐘。衍生證券市場的進展一定要在嚴格的法規和監管體系下實行。

我國進展衍生證券市場的必要性
金融衍生品市場不但在發達國家得到了快速的進展,而且在新興市場國家也得到了大力進展。這是因為進展金融衍生品市場不但是維護國內金融體系健康運轉的必要,而且它本身就是金融體系的核心內容。

(一)有利於完善我國金融市場體系

傳統的金融市場包含借貸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票據市場和外匯市場等。金融衍生品市場是在金融市場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金融的期現貨市場相輔相成,構成完整的金融市場,有利於金融體系的穩定。首先,期貨市場是現代金融市場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期貨市場的進展對完善國家金融市場體系,提高金融運作效率,維護金融安全有重要意義。期貨市場可以通過其特有的轉移危機和發現價格的功能,有效地經營管理現貨市場由於價格調節滯後、市場波動劇烈而導致的巨大危機,減緩現貨市場的波動。兩者相互補充,相輔相成,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企業可以通過利用金融衍生品市場轉移危機,有效地降低自身在實際經濟領域的經營危機,提高經營穩定性和安全性並降低融資成本,形成有效的價格發現機制:同時,保證金交易制度保證了企業可以利用有限的資金,最大限度地經營管理市場變化所帶來的危機。

我國的金融市場還不完善,比較缺乏投入的渠道和規避危機的投入工具,因此市場迫切需要推出股指期貨、國債期貨和匯率期貨等金融衍生工具來控制危機,從而完善我國的金融市場體系,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

(二)進展衍生證券市場可以提高我國金融市場的競爭力

缺乏危機轉移的市場體系是不完善的市場體系。金融衍生品市場能擴大金融服務的範圍,增強金融作用的力度,促進基礎金融市場的進展。一方面,金融衍生品市場是一種分散危機、互助互保的機制,它以傳統金融工具為標的物,達到為金融資本避險增值的目的。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品市場是從基礎金融市場衍化而來的,其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基礎貨幣工具價格的預測,這一功能客觀上有利於基礎金融工具市場價格的穩定,有利於增強基礎金融工具市場的流動性

。國際金融機構正在向我國金融市場全面滲透。在金融的高端領域以期貨為核心的金融衍生品市場,國際金融機構更是步步緊逼。這場戰略較量,關乎國家的經濟安全,關乎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關乎我國在國際金融高端領域的生存權和進展權,這將體現我國金融體系的國際競爭力。

(三)進展衍生證券市場是我國金融市場參與者規避危機的需要

隨著我國外匯資產總量的增大,交易規模的快速增加,我國金融機構和實體外資外貿部門面臨著較大的外匯危機,客觀上對外匯衍出產品等避險工具產生了需求。但我國消費價格指數變動幅度較大,金融資產的實際收益率變化很大,利率的套期保值需要十分急迫。

作為一個新興的市場,我國的股票市場尚未成熟,一直表現出不穩定性,投機性愈演愈烈,使投入者對能防範股市系統性危機的衍出產品提出了客觀需求。

1.外匯市場的參與者

外匯市場的參與者需要外匯衍生品以防匯率危機。隨著我國外匯資產總量的增大,交易規模的快速增加,面臨匯率的危機越來越大,對外匯衍出產品需求也越來越強烈。近兩年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直上升,這對外資外貿企業構成了較大的匯率危機。同時,隨著外匯儲備的迅速增加,我國的金融機構同樣面臨著較大的外匯危機,客觀上對外匯衍出產品等避險工具提出了需求。今後,隨著資本項目的開放,這一需求將會在外匯衍出產品交易種類和交易規模上呈現更快的增長。

2.借貸市場的參與者

借貸市場的參與者需要利率衍生品以規避利率危機。在我國目前的管制利率制度下,幾乎大部分資產的名義收益率都是固定的,但我國消費價格指數變動幅度較大,或者說通貨膨脹率年際間變化幅度較大,所以金融資產的實際收益率變化很大。在這種環境中,利率的套期保值需要十分急迫。國家對存貸款利率的調整也日益頻繁,利率調整已經成為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在利率逐步市場化的環境下,金融機構和實體經濟部門所面臨的利率危機逐步增大,企業與個人對利率變化的反應也越來越靈敏。

由於銀行資金缺乏安全有效的投入渠道和品種,大量的存差資金進入國債市場,導致供求失衡、價格扭曲。另外,外資銀行在華經營的貨幣業務資產急劇上升,而其在國內經營的貨幣業務可以通過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期貨、期權、遠期、掉期等衍生品種實行套期保值和規避危機。相比之下,國內銀行機構卻不能運用這些工具,使其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因此,應創造條件推出利率類衍出產品,這對於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發現利率價格、分散利率危機和維護國有銀行利益具備重要作用。

3.股市參與者

股市的參與者需要股指期貨等衍生品以規避股市危機。目前,我國已經成為繼美、日、英之後全球第四大證券市場,進展速度非常迅速。但作為一個新興的市場,我國的股票市場尚未成熟,自開始交易以來,一直表現出不穩定性。滬深股市的指數和成交量幾乎每年都要發生幾次大的波動。2008年以來,股指跌幅達60%,股票市場具備極大的投機性和不確定性。隨著該種危機資產的增大,對衍出產品的需求也將不斷提高,對能防範股市系統性危機的衍出產品提出了客觀需求。尤其是隨著QFII的深入實施,中外合資基金企業和保險企業等的設立,理性投入的機構投入者數量會迅速增加,對能有效規避我國股市高危機的衍生工具的需求將迅速提升。我國股市進展到現在規模,存在著較大的危機,因此對能規避股價波動的股指期貨產生了較大需求。4.進展衍生證券市場可促進融資手段的多樣化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市場的融資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通過國際資本市場融資的方式逐漸佔據優勢。1981年的各項融資中,通過資本融資所佔的比例僅為37.7%,銀行貸款佔56.6%:從1987年到1997年,長期資本市場融資比例由50.9%提高到58.77%,保持在較高水平,而銀行貸款則由23.22%下降到21.1l%。由此可見,通過國際資本市場融資的規模在逐漸加大,並超過了國際貸款規模,成為外資流動的緊要形式。

5.我國經濟、金融的國際化需要我國進展衍生證券市場

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自由化的潮流使我國經濟、金融日益國際化。我國外資規模居世界前列,外債規模不斷增加。而相當一部分的外債是以浮動利率計息的,不運用金融衍出產品對外債實行套期保值,已經對我國的金融資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進展金融衍生品市場為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企業的經營及投入行為、外貿企業的國際化經營提給套期保值已成為迫切的需要。

我國衍生證券市場進展前景和策略
(一)我國衍生證券市場的進展前景

現階段,金融創新已經成為國際金融市場進展的一個重要特徵,而金融衍生品更是在複雜的國際金融環境刺激之下迅猛進展。衍生證券市場的進展迅速,其原因緊要是:①由於匯率和利率波動性的上升,基於避險目的的套期保值需求增加。②隨著經濟一體化、自由化的範圍越來越廣,國家問和區別持資者間會經常性地存在匯率差、利率差,使得基於套利目的的需求大大增加。這部分交易資金量大,流動速度快。③對在迅速變化的投入環境中能夠分散危機和改變組合危機的需求增加。④科學技術的進展,尤其是通訊、電腦的廣泛運用,在金融機構間競爭加劇的壓力下,使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創新和進展有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也使金融衍生品的供給成本降低。⑤金融機構傳統借貸業務的贏利能力下降,銀行尋求新的業務的需求增加。⑥世界範圍內的放鬆管制和金融市場自由化浪潮興起。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的金融衍生品已知的就超過了2000種。由此不難預測國際金融衍生品市場的蓬勃之勢。我國的金融衍生品市場則顯得有些滯後。在全球國內出產總值排名前20名的國家中,只有我國目前尚沒有金融期貨。

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具備進展衍生證券市場的制度基礎,市場功能在局部得到有效的發揮,初步探索出了進展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模式與道路。我國衍生證券市場還有很大的進展潛力和廣闊的進展前景。

(二)進展我國衍生證券市場的策略

1.健全金融市場體系與市場機制,為進展衍生證券市場創造必要條件

進展衍生證券市場實際上是推進金融創新的歷程,它既要以一定的宏觀經濟制度為基礎,也要以一定的微觀金融市場條件為前提。

從宏觀上來看,①國家經濟的金融深化水平在較低的金融進展階段,金融對經濟的影響有限,不能提出創新要求。②國家經濟的市場化程度。金融創新是市場行為,沒有經濟市場化就不存在市場發育的體系基礎,也不能產生創新的市場動力。③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和金融監管體系的健全程度。創新是對原有體制的突破,從而產生對新體制的需求,在缺乏有效監管的條件下,很難形成普遍的有效創新。

微觀金融市場條件也有三方面的要求;①金融資產商品化,形成完善的原生金融資產現貨市場。②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是進展利率衍生品產品市場的最直接、最關鍵的決定因素。③匯率市場化,即一國貨幣實現可自由兌換,外匯合約、外匯期貨、期權等衍出產品才能應運而生。

我國進展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宏觀經濟制度已經基本具備,但微觀金融市場條件還存在缺陷。我們應把衍生品市場的進展和現有金融市場的深化程度相結合,走循序漸進的進展道路,保持衍生金融市場與基礎金融市場的動態協調,避免犯路徑超越的錯誤。

2.分層次、分步驟開發和交易金融衍生品種

我國是新興市場國家,應該借鑒新興市場國家進展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經驗,並在研究我國金融市場現狀的基礎上,從戰略角度來規劃我國金融衍出產品品種的推出層次和順序。衍生品的推出必須與金融市場化的進程相吻合。在利率沒有市場化的條件下是不太可能推出利率衍出產品的。同理,經營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不完善時,也不可能推出匯率衍生品。只有分步驟、分層次地進展我國的金融衍生品市場,才能穩健地進展金融衍生品市場。

發達國家最先推出的金融衍出產品一般是外匯類合約,隨後是國債類、利率類、股票類、互換類,最後是信用衍出產品。而新興市場國家則紛紛以股指期貨作為首選的衍出產品入市。考慮到我國20世紀90年代初開展金融期貨交易試點的經驗和教訓,加之充分考慮我國國情,尋找出適合我國衍生品市場進展的路徑和金融衍生品種——以股指期貨為突破口,逐漸進展國債期貨、利率期貨等衍出產品就成為當務之急。

(1)股指期貨。相比較而言,我國推出股指期貨的條件最為成熟。我國股票市場已經進展到了相當的規模,市場也相對走向完善,設立了滬深300指數,股指的設計方式也日益成熟,股市監管更趨透明。而且,我國有過股指交易的經驗,所以在適當的時機,我們可以藉助先進的股指設計方式來交易我國的股指期貨,並逐漸進展其期權。

(2)國債期貨。長期以來,我國對國債實行總量經營管理,使得中長期國債多而短期國債少,造成國債的期限結構不合理的現狀。200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對國債實行餘額經營管理,這將有利於改善我國國債的期限結構,但要達到合理的收益分布還需要一段時間。再加上我國目前國債交易市場分為交易所市場和銀行間市場,市場參與者也被人為地分成兩部分,所以在國債期貨推出前可能還要做一些工作。

(3)利率期貨。由於我國利率市場化水平還比較低,只有貸款利率實現了嚴格有限的浮動,存款利率還不能浮動。所以,短期利率衍生品推出的條件尚未成熟。並且,利率市場化不僅是存貸款利率的自由浮動,更重要的是要根據市場信號來決定參考利率。我國目前已經推出了上海銀行間拆放款利率作為參考利率,但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4)匯率期貨。匯率期貨的推出需要較長時間。雖然我國自2005年7月21日對匯率形成機制實行了改革,由盯住美元到參考一籃子貨幣,但美元在我國外貿、外匯、外債中所佔比例仍然非常大,而人民幣正在逐步升值。人民幣匯率受到嚴格的管制,因而無法形成有效的市場匯率,離實現人民幣完全可自由兌換仍有一段距離。

(5)掉期期貨。隨著我國商業銀行改革的深入進展和外資的進入,在利率掉期和匯率掉期方面的業務必將隨之進展。在掉期業務取得比較成熟的經驗之後,我國可研究推出掉期期貨。

3.豐富衍生品的種類,完善衍生證券市場

(1)豐富金融衍生品的種類。

一旦我國推出股指期貨和國債期貨交易,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進展就將邁出第一步。加上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的不斷開放,我國將推出更多的金融衍出產品。這些金融衍生品的進展將具備後發優勢,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合作快速地借鑒和吸收其他國家的經驗,使我國的金融衍生品設計的技術條件更優秀。隨著金融衍生品的種類的大量湧現,交易的規模也將逐漸擴大。

(2)加快人才的培養和機構的培育。

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場,需要加快人才的培養和機構的培育,這些人才和機構的素質決定了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健康和穩定狀況。這些人才既包含相關金融衍生品推出前早期的研究開發人員,也包含利用金融衍生品來規避市場危機的金融危機的經營管理者,即市場的參與者,同時還包含市場中的監管人才。

金融衍出產品的開發設計需要熟悉金融衍出產品理論和實務的金融工程師來完成。這種設計是建立在定量基礎上的,將數理解析、計算機技術、系統工程導入金融領域而實行的工作,這些工作需要高素質的人才來完成。我國在這方面的人才還比較缺乏。同時,金融衍出產品交易具備高技術特性,必須有大量合格而優秀的高素質人才作保障。交易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其業務開展的好壞。

對於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一靠培訓使之獲得知識和經驗,二靠職業道德教育和法規制度的約束,使之具備良好的從業品行和道德。採取各種措施,努力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工作,為建立金融衍生品市場創造良好的人力資源條件。

4.加強對金融衍出產品市場危機的認識

由於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特性,加之全球經濟自由化、一體化的浪潮,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參與,各種金融衍出產品的危機重新包含在更加複雜的組合中,越來越多的複雜的金融衍生品推出,使得衍生品證券市場的危機劇增。全球幾乎每一場經濟風暴和金融危機都與金融衍出產品交易密切相關。然而金融衍生品市場本身是為經營管理危機而存在和進展的,只有正確地認識市場存在的危機,才能通過加強監管,提高市場效率,降低危機,發揮市場功能。

5.堅持「法制、監管、自律、規範」的方針,保障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健康進展

在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中進展金融衍生品市場,政府政策非常重要。政府應採取積極扶持和引導政策,堅持「法制、監管、自律、規範」的方針政策,適時推出相關法律條文。市場的法制建設是關係到市場能否健康成長、能否走向成熟、能否經營管理有序的最根本的問題。

(1)建立和健全金融衍生品的監管體系和市場立法。在監管體系建立方面,首先,要建立一個統一監管機構,對銀行業務、證券業務、保險業務、衍生品交易實行集中監管,提高監管效率。其次,要建立行業自律的監管體系,重視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非官方監管和行業自律。再次,有效的金融衍生市場監管需要國際上的通力合作。在立法體系建設方面,一要儘快制定統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法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法,以保證金融監管框架的穩定性、持續性和一致性;二要針對區別種類的金融衍生品分別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強化各類規範的協調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強衍生市場交易的透明度。透明度原則是國際金融交易中的一個重要的法律原則。信息披露規範化,提高金融交易透明度是加強有效監管的基礎。國內外的一些慘痛教訓證明,金融機構信息披露不規範,隱瞞或編製虛假信息,會為金融市場的健康進展留下很大隱患。根據透明度原則,金融機構及市場參與者應當按照金融監管部門的要求向社會及時、充分地公布其業務行為,提給準確、真實、完善的信息,並通過信息的及時傳遞使監管者和被監管者及時面對問題,以便採取相應的對策。

(3)培育理性的機構投入者,建設自律性的行業組織。

以機構投入人為主的證券市場中,證券的市場價格往往會表現得相對穩定,且期望投入收益率將大於無危機利率。這是因為機構投入者集合了專家經營管理、危機分散、共同收益的特點,其投入更理性化。在機構投入人預期較為合理的前提下,他們所面對的市場危機緊要是系統性危機。

在金融衍生品市場進展初期,要重視行業自律,發揮行業自律的作用,制定場內及場外交易運作規則;對市場參與者的道德準則、執業水平、補償性措施等制定統一標準;實施教育計劃,對會員及監管人員實行培訓。行業自律組織是對國家監管部門不斷加強對金融衍生品實行宏觀監管的重要補充。

Total
0
Shares
相關文章

OTCBB證券交易所

場外交易公告板或櫃檯交易公告板是由NASD或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提供的美國先進的股票市…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