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另一面

2019年最令人担忧的新闻报道之一并未获得美国或欧洲媒体的预期报道。但是,中国的经济放缓以及印度潜在的急剧减速可能会在2020年引起更多关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洲开发银行(ADB)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印度对2019-20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6%左右,这将是该十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他人则声称,即使这是乐观的,也要提出更多可怕的叙述。例如,直到最近印度政府的首席经济顾问阿文德·苏伯拉曼人(Arvind Subramanian)一直在基于各种经济指标的三角证据基础上指出,经济增长可能低至3.5%。

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已从2007年的14.2%放缓至2018年的6.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24年,这一数字可能会降至5.5%。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增长使数百万人摆脱了贫困,增长放缓可能会阻碍改善穷人生活的进展。

中国和印度应该怎么办?或者,相反,他们不应该做什么?在2018年撰写《艰难时期的好经济学》一书时,在有关印度的坏消息开始浮出水面之前,我们已经担心那里的潜在衰退(中国的放缓已经众所周知)。预期增长会下降,我们警告说“印度应该害怕自满”。

我们提出的观点很简单:在一些国家,从资源被滥用的情况开始,例如在共产主义统治下的中国或印度在极端困苦的日子所做的那样,改革的最初好处可能来自将资源转移到自己的国家。最佳用途。例如,在印度的制造业公司中,工厂一级的技术升级急剧加速,并且在2002年之后向各行业的最佳公司进行了一些重新分配。这似乎与经济政策的变化无关,并且具有被描述为“印度的神秘制造奇迹”。

但这并不是奇迹,只是从一个令人沮丧的起点开始的适度改进。可以想象发生这种情况的各种原因。也许这是由于世代相传的结果,因为控制权从父母传给了孩子,而孩子通常在国外受过教育,雄心勃勃,对技术和世界市场的了解也更为精明。或者,也许少量利润的积累最终使人们有可能为转向更大更好的工厂付出代价。或者,也许是两种原因(以及其他原因)都起作用。

更广泛地讲,也许像中国这样的一些国家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地增长如此之长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开始时会利用大量可被利用的人才和资源,这些资源可用于开展更有价值的活动。但是,随着经济摆脱最糟糕的工厂和企业并解决最严重的错误分配问题,进一步改善的空间自然会缩小。与中国一样,印度的增长也必须放缓。并且不能保证只有在印度达到与中国相同的人均收入水平时,它才会放慢速度。印度可能陷入与马来西亚,泰国,埃及,墨西哥和秘鲁同样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在于各国发现难以摆脱这种增长习惯,决策者有可能在印度大肆挥霍。他们寻求增长的追求又回来了,日本的近代历史应该成为一个有用的警告。

如果日本经济保持其在1963-73十年间记录的增长率,那么就1985年的人均GDP和1998年的整体GDP而言,它将超过美国。相反,发生的事情足以使人迷信: 1980年,即哈佛大学的埃兹拉·沃格尔(Ezra Vogel)将日本排在第一位的那一年,增长率崩溃了,而且从未真正复苏。在1980年至2018年的整个期间,日本的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仅为0.5%,简直令人ane目结舌。

有一个简单的问题:低生育率和几乎完全没有移民意味着日本正在(并且正在)迅速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在1990年代后期达到顶峰,并以每年0.7%的速度下降(并将继续下降)。此外,在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期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灾难后迎头赶上,其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逐渐被调配到最佳用途。到了1980年代,一切都结束了。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兴高采烈下,许多人(日本国内外)深信日本仍然会通过发明新技术来维持快速增长,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高投资率(超过GDP的30%)持续不断1980年代。在1980年代所谓的泡沫经济中,太多的好的钱追逐了很少的好的项目。结果,银行最终获得了许多不良贷款,从而导致了1990年代的巨大金融危机。增长停滞不前。

在1990年代“迷失的十年”结束时,日本决策者可能已经开始意识到正在发生的事情和他们必须失去的东西,毕竟,日本已经是一个相对富裕的经济体,其不平等程度要比大多数西方经济体低得多,强大的教育体系,还有许多重要的问题要解决,其中主要是确保老龄化人口的体面生活质量,但当局似乎无法适应:恢复增长是民族自豪感。

历届政府争相制定一系列刺激计划,将数万亿美元主要用于没有明显目的的道路,水坝和桥梁。也许可以预见,该刺激措施无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并导致国债大幅增加,到2016年占GDP的230%-迄今为止是G20国家中最高的,并且可能预示着大规模债务危机的发生。

对中国和印度的决策者来说,教训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必须接受增长不可避免地会放缓。中国领导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做出了有意识的努力来相应地管理公众期望。 2014年,习近平主席谈到了“新常态”,即每年7%的增长,而不是10%或更高的增长,但是,即使这一预测是现实的,也尚不明确,与此同时,中国正着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发展。建设项目,但不一定是好兆头。

最终,关键是不要忽视GDP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的事实。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有用的手段,特别是当它创造就业机会或提高工资或削减政府预算以便可以重新分配时。但是最终的目标仍然是提高普通人,尤其是最贫困人群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不仅仅意味着消费。大多数人关心自己值得和受到尊重的感觉,当他们感到自己在失去自己和家人时,他们会遭受痛苦。

生活的改善确实部分地在于能够消费更多,即使是非常贫穷的人,也关心父母的健康,关心子女的教育,听到自己的声音以及追求梦想。较高的GDP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方法,不应假设它始终是最好的方法。这使我们回到了印度和中国的经济放缓。两国的政策制定者在改善其公民的福利以及帮助我​​们对地球的未来抱有希望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近视提高GDP增长率可能会浪费这个机会。

* Abhijit Banerjee和Esther Duflo是MIT的教授,也是MIT J-PAL的联合创始人和联合董事。

©2019 / PROJECT SYNDICATE

Total
0
Share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