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路易斯联储论文:央行未必适合做加密货币发行者

如果有一天,法律与道德的边界无限度接近,几乎完全契合于你心目中所认同的是非观——在此情景下,“隐私”是否仍有存在的必要?

这正是美国圣路易斯联储银行经济学家Charles Kahn近日发表的一篇关于“支付系统与隐私”的研究报告中,援引Ken Rogoff(2016)著作《现金的诅咒》所引出的命题。其明确指出,在合法交易活动中,对隐私保护的需求是完全正当的,而央行针对取消现金、发行电子货币的提案完全忽视隐私因素,因而可能引发公民对替代支付方式的诉求。

他认为,私人机构作为隐私提供者将具备一定优势,央行则更适于承担监管角色。

隐私需求:合情亦合法

Kahn认为,尽管一部分对交易隐私的需求与非法交易有关,但合法经济活动中也存在不少对交易隐私的需求。

他将人们对隐私的合法需求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对大额交易中“露富”风险、交易物品曝光(例如特定药物)引发尴尬情绪、网络个人信息泄露导致后续垃圾短信“轰炸”等一系列不便之处的规避。

第二,往期资产买卖、借贷活动等将纳入个人信用档案,日后可能产生其它连带问题。如若被竞争对手加以利用,将永远失去“摆脱从前,重新开始”的可能。

第三,避免支付系统提供者收集用户信息、加以滥用的风险。

Kahn总结指出,人们对支付隐私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系统运营者渎职、疏忽的顾虑,即无论是用户个人信息还是账户余额,都可能面临第三方侵入的潜在可能。

传统账户隐患初显 令牌系统“应运而生”

随着电子支付兴起,实名账户逐渐成为支付进行的重要渠道。而电子账户本身自带的“溯源”功能,使得每一笔交易的发生几乎都有迹可循。相比现金、票据,这成为电子支付的一大缺陷。

Kahn援引2009年著述,并强调电子支付的两种实现路径:

(i)在“基于账户的系统”中,系统为每个用户提供账户。在识别用户身份的条件下,支付活动通过资金在账户中的转入、转出实现。交易过程与交易者身份相联系。

(ii)在“基于令牌的系统”中,交易者的身份无法识别,支付仅通过转移特定“令牌”而发生。交易是一个匿名过程。

比特币是在“基于令牌的系统”中交易的一种典型例证。

Kahn的论点可以被解读为,比特币与纸质银行票据不无类似。尽管票据发行人拥有初始接收者的身份信息,但其随即在一对一的市场流通中实现匿名化;而比特币交易则在特定匿名地址中进行,同一交易者更可拥有多个地址,避免身份信息被追溯的风险。

政府角色:隐私提供者VS监管者?

Kahn认为,现金在隐私保护方面仍然具备天然优势,而央行关于加密货币的提案未对此加以关注。我们仍亟待寻求针对隐私保护的替代措施。

此外,央行与私人机构均有能力发行加密货币,而基于以下分析,Kahn指出央行在提供隐私方面并不具备比较优势。

第一,央行的技术水平优势体现在集中批发、基础建设等方面,而在零售交易上并不一定领先于私人机构。央行适于设定规则,并提供监管保护。

第二,央行少与私人客户接触,对普通公民而言拥有某种“神秘感”,因此在公民心目中的信用水平反不及私人机构。但隐私提供者则必须具备较高信誉,方可打消用户对个人信息被滥用的担忧。

第三,隐私提供者均面临滥用用户信息的诱惑,私人机构如此,政府亦然。在政治变动中,权威部门公然监视用户信息、左右舆论走向反而被认为是正当的,类似环境下,私人机构相对央行而言会面临较少的压力。

他认为,隐私保护问题在现代社会日益凸显的原因并非技术落后,而相反恰恰是科技进步降低了网络入侵的成本,从而使隐私泄露的“门槛”下降。

Kahn所倡导的解决路径,是让私人机构作为隐私提供者,承担加密货币发行职责,不同机构可依据人们对隐私保护与成本的相对偏好建立支付系统。而央行作为监管者,则可吸取比特币所开创的“基于令牌的系统”的匿名优势,为私人机构开立令牌地址以替代准备金账户,使用户的支付行为得到一定担保。

这是Kahn为央行所设计的角色定位,也是对隐私的最后一道防护——用以避免社会进入“反乌托邦”式滑坡,尽管阴影是滋生罪恶的温床,但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同样使人充满恐惧。

Total
0
Shares
发表回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