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小非,大小非解禁的风险有哪些

中国股市改革一直在进行中,这期间涌现出了许多新词汇,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大小非”。

什么是大小非?

简单来讲,大小非就是大额小额限售非流通股,即限售股,或者叫限售A股。大是指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小就是5%之下。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后,他们就会抛出来套现,这就叫减持。证监会2005年9月4日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规定,改革后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十二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详细解释一下:

可是在中国股市,很多上市公司并不是100%股份上市,上市的一部份股份,称为「流通股」,在市场上流通;另一部分暂时不上市流通,称为「非流通股」,主要包括国有股和法人股。结果,一间公司部份的股权在市上流通,另外一些由国家或法人的股权则没有上市。

为解决此问题,所以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股改),重点是将非流通股变为流通股,即「大小非解禁」,意味着上市的股份数量大增。大非指原为国有股份的非流通股;小非指原为法人股份的非流通股。另有一说是:小非指非流通的股票占总股本5%以内;大非指非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无论怎样定义,都是统称「大小非」。

大小非解禁:

大小非解禁就是限售非流通股允许上市。小,即小部分。 非,即限售。 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占总股本5%以内。反之叫大非,即大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 解禁,即解除禁止,是非流通股票已获得上市流通的权力。小非解禁,就是部分限售股票解除禁止,允许上市流通。

解禁风险:

大非一般都是公司的大股东,战略投资者,一般不会轻易抛售;小非则是许多年的不流通,一但流通,又有很大获利,很多都会套现的。

先来看看大股东的类型。如果是处于行业垄断地位,属于国家经济命脉的上市公司、央企和地方重点企业,国有股股东会对其保持较高的持股比例,不会轻易套现。另外,其套现资金的归属、分配及使用方面有待相关法规完善,在相关法规出台前,这些公司的股票还不会形成较大的套现压力。

当作为发起人的为实业家且专心从事实业,并非买壳卖壳从事资本运营的话,限售股解禁后,通过大规模套现以实现退出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大股东属于非发起人的民企,且擅长资本运作的话,则有很大的套现可能。另一方面,当大股东对自己公司充满信心,并有承诺增持计划时,套现的可能性也很低。而当限售股股东的减持承诺仅满足法规的要求,没有承诺更长时间的锁定期,则存在有强烈套现意愿的嫌疑。

公司业绩也是考察大小非减持意愿的重要指标。业绩优良或尚可的上市公司中,限售股比例偏低,或者大股东持股勉强保持相对控股地位,限售股解禁后的套现需求也不大。业绩不佳、或价值高估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偏低的股东退出意愿则较强。

在法规规定的自股改之日起十二个月的锁定期之后,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百分之五以下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可以无需公告的限制而套现。所以,限售股持股比例偏低、股东分散、较多无话语权小非的上市公司,容易产生套现的冲动。

Total
0
Shares
发表回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