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一個月的藝術節在香港西貢歷史悠久的客家天主教村拉開帷幕

西貢的一個小島擁有3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一項政府為促進綠色旅遊而舉辦的為期一個月的藝術活動的舉辦地。

鹽田仔藝術節於周六拉開序幕,展出了17位藝術家的藝術品,以展示該島作為客家華人聚居地和天主教中心的歷史。

還將免費提供帶導遊的遊覽,工作坊和香港僅存的鹽鍋之旅。

節日策展人Hulu Culture的創始人西蒙·高萬慶(Simon Go Man-ching)並不擔心在數月的政治動蕩導致遊客人數大幅下降的情況下舉辦該活動。

他在節日現場的媒體訪問中說:「我們的主要重點不是贏得大量的投票。我們希望通過優質的活動贏得勝利。」

藝術節將展出17件藝術品。照片:黃勝生

從西貢碼頭乘船20分鐘即可到達鹽田仔,用粵語意為「小鹽鍋」,節日持續至12月29日。

計划去的人們可以在線註冊免費研討會,以製作鹽黏土陶瓷配件或客家茶餅,這是新界村民製作的傳統農曆新年小吃。

自香港反政府抗議活動開始以來,十月份的入境遊客人數銳減

一群香港藝術家與前居民合作創作了一些裝置。一個亮點是雕塑-也可以用作長凳-由超級颱風Mangkhut在2018年倒下的樹木製成。

鹽田仔不到一平方公里,到處都是廢棄的房屋和老樹,其中包括百年樟樹。

它最多可同時容納300至400人,因此將採取人群控制措施。

島上的原始居民是深圳成族的客家人,他們以製鹽和捕魚為生。在鼎盛時期,大約有400人居住在那裡。

該島不到一平方公里。照片:黃勝生

1864年,外國天主教傳教士抵達,到1875年,島上的所有人都受洗。鹽田仔甚至有自己的教堂,聖約瑟夫教堂。一位在該村度過時光的奧地利傳教士約瑟夫·弗雷納德梅茨(Joseph Freinademetz)在2003年被任命為天主教的聖人。

隨著20世紀城市化的興起,島嶼社區逐漸萎縮,到1998年,陳氏家族的最後一位成員已遷出。

以「尋寶」慶祝香港離島的歷史,揭示其豐富的文化底蘊

2004年對教堂進行了大規模的翻新,為島上注入了新的生命,並促進了島上文化和生態旅遊的發展。該教堂於明年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的優異獎。

藝術節是旅遊業委員會為促進綠色旅遊業而進行的三年試點計劃的一部分,政府在第一年就撥款2400萬港元(310萬美元)。

鹽田仔距離西貢碼頭有20分鐘的船程。照片:黃勝生

現年71歲的前村民陳子梁(Nicholas Chan Tze-leung)希望鹽田仔的復興將有助於香港保留一段歷史。

他說:「該村已經完成了對村民的歷史使命,但這是回饋社區的開始。」

可持續的香港旅遊:通過美麗的Double Haven到荔枝窩的自助游,參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地質公園

旅遊立法委員姚思榮表示,鹽田仔擁有其歷史,鹽筆,小教堂以及毗鄰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地質公園和西貢海鮮餐廳的所有條件,因此可以被開發為景點。

姚明希望當地人和遊客能參加藝術節。

他說:「如果旅遊設施建設得很好,也許通過口口相傳,吸引力將會進一步發展。」

閱讀《南華早報》上的原始文章。有關《南華早報》的最新消息,請下載我們的移動應用程序。版權所有2019。

    Total
    0
    Share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