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主選舉營的成功為北京與「國王製造者」打交道帶來了頭痛大亨

分析人士說,在反對派陣營的壓倒性選舉勝利使他們成為下一任領導人的偶然「國王製造者」之後,北京將需要更加謹慎地處理與香港大亨的關係。

贊成民主的陣營在周日的投票中贏得了452個席位中的392個,控制了18個區議會中的17個。

儘管議員的權力是有限的,但勝利將使歐盟在選舉擁有首席執行官的1200名成員委員會中擁有117個席位,從而在首席執行官的selection選過程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

均勢的這種轉變將意味著北京將更加依賴主要的房地產開發商及其商業夥伴,而此時北京一直在努力擺脫對城市大亨的過分依賴。

香港區議會選舉的選民怎麼說?

深圳大學香港和澳門基本法中心教授宋思聰說:「對行政長官選舉的影響非常令人擔憂。」

「商業領域的舉動將變得非常重要。一些商業重量級人物有能力從金融和商業領域獲得最多100張選票,這意味著他們的選票將是選舉的關鍵。當時機成熟時,北京將需要做一次很多協調工作,」宋說。

該市有380萬名登記選民,對下一任首席執行官的選擇沒有直接發言權。the選委員會的設計旨在為北京的首選候選人提供強大的支持基礎。

候選人需要獲得150份提名才能競選公職,並贏得601票,該委員會由來自四個主要部門的代表組成-政府機構(包括區議會集團);工業,商業和金融服務;專業;以及勞工,社會和宗教團體。

該委員會聚集了一些香港最富有的大亨,該城市的兩位最著名的開發商,創辦長實的李嘉誠和恆基兆業的李兆基自從第一次選舉以來就一直擔任委員會委員。 1996年-前英國殖民地被還給中國的前一年。

上一次,開發商代表佔據了商業部門的96個席位-其中46個席位由最大的六個集團-新鴻基地產,CK資產控股,亨德森土地開發,新公司的僱員或業務代表佔用世界發展,碼頭(控股)和信和置業。

周日的親民主陣營的成功使他們在城市的所有地區佔了多數,這意味著以前被視為親北京陣營的「鐵腕選票」的地方議員選出的117個席位都可能被佔領。下一輪由泛民主主義者發起。

選舉壓倒了對北京的抗議投票。但是,如果領導人不明白這一點,暴力將會再次發生

在2017年的行政長官投票中,林鄭月娥以777票擊敗了前財政部長曾俊華。

分析人士認為,大多數(如果不是全部)區議會的選票都投給了林女士,這使其成為幫助她達到至關重要的601票大關的關鍵因素之一。

宋指出:「如果我們以777票進行數學計算,再減去行政長官從地方議員部門獲得的117票,那意味著北京的下一位受寵候選人將只有60票的微弱勝率。

在2017年,有325票進入了民主陣營,而在這一總數中又增加了117票,將使該集團控制選舉委員會的三分之一左右。

「儘管支持民主的選票數量增加,儘管非北京任命的候選人不太可能贏得選舉,但北京將發現有必要挑選商界也可以支持的人。

選民們在區議會選舉中排隊投票,但他們對行政長官的選擇沒有發言權。照片:EPA-EFE

中國大學的政治學家蔡志強(Ivan Choy Chi-keung)說:「北京仍然需要管理選票的數量,以使最終獲勝者合法化。」

但是,在下屆行政長官選舉中,人們越來越依賴城市商界精英的選票,這給北京帶來了困境。

以前,鑒於他們對香港經濟的廣泛控制,從電信到公用事業和超級市場,它依靠它們來幫助確保香港的穩定。北京能夠利用香港的金融和貿易體系來刺激大陸的快速經濟發展。

作為回報,這些大亨依靠北京的支持使其進入內地市場。

但是近年來,香港的房地產價格飛漲,可負擔房屋的短缺日益增加,北京已經挑出這是加劇該市動蕩的關鍵因素。

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對此進行了宣傳-指責從這種情況中獲利的開發商,並敦促該市當局通過接管被「既得利益集團」 ho積的土地來增加住房存量。

9月,《人民日報》的小報附屬機構《環球時報》指出,缺乏經濟適用房是抗議活動的「根本原因」。抗議活動的開始是反對現已撤回的引渡法案,但此後爆發了更大的呼籲民主並調查警察使用武力的情況。

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已經試圖通過捐贈公共住房用地來緩解他們的壓力,但蔡志剛表示,北京方面需要在行政長官投票中贏得工商界的統一支持,這可能為新的報價鋪平了道路。

喬伊說:「他們不會像最近幾個月那樣通過官方媒體打敗大亨,最重要的是,選擇一個他們會接受的人。」

在反對派集團壓倒性勝利之後,香港示威者接下來會做什麼?

過去,大亨們並不總是支持北京選擇首席執行官。 2012年,李嘉誠不支持北京的首選候選人。他告訴媒體,他知道自己首選的候選人,前財政部長唐英年(Henry Tang Ying-nien)不會獲勝,但仍然選擇支持他。

在商界中頗受歡迎的候選人鄧國was得到了其他著名大亨的支持,其中包括嘉華集團的呂志佑和東亞銀行董事長李國寶。

根據民意調查顯示,在2017年的上次選舉中,曾任財政部長的曾蔭權是公眾中最受歡迎的候選人。

但是,林被廣泛認為是北京的選擇,只有一位領先的房地產代表-合和實業創始人吳啟信的兒子吳敬信(Thomas Jefferson Wu)提名曾蔭權。

但蔡國said說,北京不允許商業領袖與親民主陣營結盟,給他們「更多的籌碼」。

田北順說,他希望選舉委員會對下一任行政長官的選擇仍然會有影響。照片:謝秋梅

中國香港和澳門研究協會半官方智囊團副主席劉兆楷表示,北京可能會加強對行政長官選舉的控制,而不是試圖尋求工商界的支持。

他說,這可能只允許一個人來自親建制陣營,而讓民主派選自己的候選人。

他說:「這是北京最大程度地減少其親自挑選的候選人得不到足夠票數的可能性的唯一途徑。」

「過去,北京不會感到受到威脅,因此它可以接受一些反對建制派陣營的偏離……但是現在,建制派候選人之間不可能有任何競爭。」

他補充說:「在最壞的情況下,北京將不任命民選首長而否決這一選擇。」

在十月底共產黨政策會議結束時發布的一項指示中,北京明確表示將「加強選拔首席執行官和主要官員的制度和機制」。

香港大選結果給中國帶來了「警鐘」,但它會聽嗎?

勞說:「北京將在下屆行政長官選舉之前制定其應急預案,黑白兩色。」他補充說,還將提出解散北京領導人的制度。

但劉不認為商業領域會像北京會達成共識那樣證明「至關重要」或成為「造王者」。

他說:「在如此關鍵的時刻,商界人士會冒與北京進行談判並威脅要站在對面的危險嗎?我不這麼認為。」

某香港知名房地產開發商的政治顧問同意劉的看法。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顧問說:「北京的利潤率確實降低了,這將使商業界的選票更具分量。」

「但這僅意味著北京將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來'說服'(他們),而且我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工商界可以並且將會'被說服'。」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商業選民都被說服。

支持建制的立法者和大亨邁克爾·田北順(Michael Tien Puk-sun)也是上屆行政長官選舉的選舉人,他說,他仍然希望委員會能有一些餘地。

田若said說:「如果商界有更大的發言權,這種情況對香港可能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意味著有關合適人選的討論和諮詢會更多。」

田北俊說,他希望北京提出兩名被認為可以接受的候選人,並讓選民選擇。

但他說,只有泛民主人士願意妥協,這項計劃才能奏效。

他說:「這並不容易,但這是實際的方法,因為(泛民主主義者)候選人無論如何都不會獲勝。」

「如果中央政府繼續採取強硬態度,泛民主主義者繼續採取阻撓性立場……那將會陷入僵局。這難道不是導致香港走向今天的今天的原因嗎?」

《南華早報》的更多內容:

  • 前城市領導人梁永CY說,香港的抗議活動不會迫使中國移交允許城市成為「主權民主國家」
  • 中國分析人士說,北京是時候在泛民主主義的山崩之後重新考慮香港的腳本了
  • 大陸有影響力的評論員警告說,香港選民通過投票反對親北京的候選人來「冒著自主權」
  • 香港領導人林鄭月娥的親建制同盟向她感嘆,選民在民意測驗中對他們的懲罰是政府對抗議活動的處理
  • 香港大選:為什麼勝利的反對派陣營必須對搖擺的選民保持警惕-儘管席位眾多,也沒有自滿的餘地

閱讀《南華早報》上的原始文章。有關《南華早報》的最新消息,請下載我們的移動應用程序。版權所有2019。

    Total
    0
    Share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