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印度的經濟增長已不僅從一個失業的國家轉變為一個「失業」的國家。在《經濟和政治周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Kannan和G. Raveendran分解了最新的定期勞動力調查(PLFS)的調查結果,表明印度經濟正在失去其吸收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能力,受教育程度較低的農村婦女遭受的痛苦最大。
作者將歷史的國家抽樣調查(NSS)就業數據與最近發布的PLFS調查結合在一起,發現印度經濟吸收其不斷增長的勞動年齡人口的能力一直在穩步下降。在2004-05年度,前二十年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人口中有58%被吸收進入勞動力市場,但到2011-12年度,這一數字在2011-12年度已降至15%。在2017-18年度,這一數字變為負數(-5%),表明某些勞動年齡人口實際上已經離開了勞動力隊伍。即使印度取得了積極的總體增長,這一切都發生了。
他們估計,在2011-12年至2017-18年間,經濟損失了620萬個工作崗位。按地點,性別,教育和部門劃分工作,他們發現失去工作的主要是受教育程度較低(中學以下)的人。在這一隊列中,受害最大的是農村婦女(農村婦女的就業減少了2470萬)。
數據的部門分析顯示,凈工作損失源於農業,採石,採礦和製造業等部門的損失。這些部門的失業總計起來佔總失業的95%。這組作者說,這次就業危機是農業,農村到城市移民和教育方面的若干結構和政策失靈的結果。
另請閱讀:從失業到失業增長:2012-18年期間的得失
Snap Fact提供了來自研究領域的新穎有趣的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