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周二表示,如果所有問題都得到解決,它願意加入由中國領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貿易協定,同時保持其目前不做任何決定的決定。
在拒絕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的第二天,印度也表示願意與歐盟就一項長期懸而未決的自由貿易協定進行談判。
貿易部長Piyush Goyal告訴記者:「目前,這是我們不加入RCEP的最終決定。」
「但是,如果我們的所有需求得到滿足,這將為我們在該地區的商品,服務和投資打開機遇,並平衡印度所遭受的貿易逆差,而又不讓印度成為其他國家的傾銷地,那麼每個政府永遠都是開放討論和談判。」
印度周一決定不加入RCEP貿易協議,認為它沒有獲得關於市場准入和非關稅壁壘的任何可靠保證。然而,其他15個成員決定繼續簽署明年的貿易協議。 RCEP成員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說,所有RCEP參與國將共同努力,以雙方滿意的方式解決印度提出的懸而未決的問題。
戈亞爾說,在國際交往中,各國總是相互對話。 「任何人都不能關門。如果15個RCEP國家為解決我們的關切,給予我們信心並幫助我們平衡總理所引起的貿易不平等而做出真誠的努力,那麼每個國家都應該與他們的朋友交談。我們尚未成為彼此的敵人。」
RCEP的談判始於2012年,其中包括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的10個成員國和六個自由貿易夥伴-中國,印度,韓國,日本,紐西蘭和澳大利亞。擔心這筆交易將導致從中國的廉價進口激增,印度與印度的貿易逆差已超過500億美元。
當被問及為什麼政府沒有更早退出會談時,戈亞爾說,昔日政府在國際平台上作出的決定不能僅僅因為政府更迭而突然改變或撤銷,指的是曼莫漢·辛格政府加入的決定。 RCEP在2012年進行了會談。「當我們的政府進來時,我們不像前任商務部長那樣熱情,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結束討論。由於印度站穩了腳跟,為國家利益進行了艱苦和強有力的談判,所以談判未能如期完成(如先前所設想的,到2016年)。」
戈亞爾指出,印度可能在最後一刻被視為退出RCEP的交易破壞者,他說印度尚未以激烈的方式退出該協定。 「我們在這些問題上一貫堅持立場,每個人都清楚印度願意談論。因此,我認為沒有任何破壞交易的意義。沒有最後一刻的問題。他國有責任對印度的關切作出回應。」
當被問及從RCEP談判中汲取的教訓時,戈亞爾說,印度絕不應該匆忙敲定一項貿易協定,以與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東盟國家的2009年和2011年協議為例。他補充說:「貿易討論和談判應留出足夠的時間和足夠的考慮因素,以便認真考慮我們的人民的最大利益和我們國家的利益。」
關於長期的印歐自由貿易協定的問題,戈亞爾表示,他認為印度應與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在這些國家中,印度擁有許多可以出口的產品。目前,關於自由貿易協定尚無任何討論。現在,一些歐盟國家已經與我們聯繫,再次考慮與歐盟進行談判。預計新的歐盟委員會將很快成立。此後,我們將再次與他們討論,看看是否有可能建立公平和平衡的自由貿易協定。」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理查德·羅索(Richard Rossow)表示,他對印度的決定並不感到驚訝。 「印度與東盟,日本和韓國都有貿易往來。如果印度與中國的貿易失衡惡化,將加劇印度日益加深的反貿易本能。正如其他人指出的那樣,讓這引發更大的國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