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A Boss Wai Chi-sing表示,除了新房外,在香港建造住房補貼的可能性很小

市區重建局已表示,除了興建房屋外,建造受資助房屋出售的機會將微乎其微,因為這會損害現金流並減慢整體市區重建的步伐。

市建局常務董事魏志成在星期日表示。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上個月的施政報告中責成當局「新使命」,以提供更多的新房或其他類型的資助單位出售。林說,鑒於馬頭圍道首個新房計劃的成功。

但在周日的電視節目中,魏說,市建局為房屋委員會的居者有其屋計劃(HOS)和綠表補貼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建造補貼公寓的機會很小。

威說:「財務是要考慮的一個因素。新房和居者有其屋計劃都會影響我們的現金流,後者對我們的影響更大(相反)。」

紅Ho崇智街的景色。市區重建局已宣布在那裡進行重建項目。照片:黃菲利克斯

他以首批首次購房者「 eResidence」為例,說該項目花費了政府29億港元的現金流量,相當於兩個類似規模項目的購置成本。

魏說,建立政府的主要目的是重建市區,而不是處理住房政策。

財產政治:香港的房屋制度是否太有利可圖以至於不能倒下?

他說:「如果我們擔當房屋委員會和房屋協會的角色,並繼續不斷提供公屋,將會減慢我們的主要工作-市區重建。」

魏說,市建局不但不可以通過建造這類房屋來提供幫助,還可以幫助規劃補貼住房。

他說:「如果我們發現一個地區需要更多的補貼公寓,我們將計劃一些補貼住房用地,並將其移交給相關組織。」

一位顧客在大角咀鶴園街檢查一個電子住宅樣板房。照片:曾蔭權

魏以油麻地和旺角地區為例,兩地約77,000個單位中,只有700個左右為公屋。他說,這表明有必要根據更新計劃在那兒分配更多的土地用於公共住房。

在香港等待公屋的時間越來越長

在涉及九龍城公務員合作社的一個重建項目中,也將進行類似的安排。在該項目中,將在大約2,000套公寓中分配900套用於補貼住房。

Wai表示,「 eResidence」旁邊的區域將為下一個原型房項目提供約300套公寓,但市建局也正在研究其計劃中的5,000套公寓中的一部分,並正在考慮將其轉變為原型房。

Wai在周日發表的另一篇博客中說,市建局擁有大約120億港元的流動性,而在未來五年中,它需要大約600億港元來為其未來項目收購房地產。他說,市建局將需要外部融資來擺脫預計在三到四年後發生的流動性短缺。

閱讀《南華早報》上的原始文章。有關《南華早報》的最新消息,請下載我們的移動應用程序。版權所有2019。

    Total
    0
    Share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