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際開發機構負責人周四表示,中國數十億美元的基礎設施計劃「一帶一路」是缺乏實質內容的「政治表演」,並補充說,日本最終希望將台灣納入其在中國的參與範圍,遏制項目。
日本國際合作銀行(JBIC)行長前田忠史在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表講話時批評「一帶一路」項目,稱其缺乏幫助發展中國家的真正「計劃」。
前田說:「一帶一路只是一場政治表演,沒有確切的定義……它無處不在。」該倡議橫跨多個大洲。
他說:「我認為中國並不完全理解」與該項目有關的可持續性問題和其他影響,包括氣候變化。他還指出,一些一帶一路的參與者承受著與本國項目相關的沉重債務負擔。
日本擔心「一帶一路」項目正在加速中國日益增長的全球影響力,日本和美國領導人都擔心該倡議最終可能改變傳統大國享有的經濟秩序。
中國的這項倡議始於2013年,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國際審查。北京被指控利用它來推進其政治議程,並在與美國的競爭中獲得更大的權力和影響力。
隨著批評的加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暗示北京正在調整其促進該項目的戰略,稱他的新絲綢之路計劃不是要建立一個「中國俱樂部」,而是要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合作國家。
隨著中國擴大影響力,日本熱衷於在非洲開展業務
「前(日本的倡議)是不同的。它基於三大支柱:促進法治,航行自由和自由貿易,」前田田一夫說。他曾擔任日本內閣特別顧問。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是對立的。」
自由和開放的印度-太平洋(FOIP)戰略是該計劃的日本版本,前田田表示,東京在其進一步發展時將特別關注「對台灣的待遇」。
前田說:「我曾與台灣國家安全顧問以及台灣外交大臣舉行私人會談。」
他補充說:「台灣已經從一年前開始(在日本主導的經濟計劃中)進行逐筆交易。」
前田說,日本「不能邀請台灣成為官方夥伴」,但這個自治島有可能在交易層面上參與中國遏制戰略。
他補充說:「逐筆交易將使台灣能夠參與該項目。」
Indo Pacific和Asia-Pacific之間的區別?美國和中國
「印度太平洋」一詞最初在2010年成為美國政治中的區域戰略框架,當時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用它來表示美國對該地區重新產生了興趣。
2016年引入FOIP後,該方法得到了加強。美國政府在2017年進一步闡明了這一概念,強調需要結合軍事和地緣經濟目標以遏制中國的軍事擴張,並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替代發展模式。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前分析師蒂莫西·希思(Timothy Heath)現在是蘭德公司的高級國際國防研究員。他說,美國可能「歡迎台灣在日本的FOIP計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他說:「這發出的信息是,美國和日本願意與台灣及其他國家合作,以增強對付FOIP的能力,即使這與中國形成了對抗。」台灣與日美之間更緊密的夥伴關係也削弱了北京和平迫使台灣統一的希望。」
日本如何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華盛頓三部曲顧問公司的地緣政治策略師約翰·斯蒂利德斯(John Sitilides)表示,台灣的參與「對中國雄心勃勃的「一帶一路」倡議幾乎沒有直接影響」。
斯蒂蒂德斯說:「最終,東京向北京傳達的信息是基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東海數百英里的必要的經濟,政治和外交參與。」
「與此同時,日本將保留並進一步鞏固其獨立的外交和國防政策,聯盟和貿易協定,包括與台灣取得更大貿易利益的機會,同時僅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給予正式的外交承認。」
他說,東京和華盛頓的共同目標是「檢查中國堅定的區域增長和力量投射戰略」。
《南華早報》的更多內容:
- 歐盟和日本扮演「共同價值觀的捍衛者」,以挑戰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 美國是否將加強其印度太平洋戰略以遏制中國?
- 日本追逐中國,向非洲尋求貿易和全球影響力
閱讀《南華早報》上的原始文章。有關《南華早報》的最新消息,請下載我們的移動應用程序。版權所有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