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活動迫使香港的小型股票經紀公司倒閉,中國買家的挽救機會很小

證券交易所提供的數據顯示,動蕩不安的香港動蕩已使香港的小型經紀公司蒙受巨大損失,迫使它們以前所未有的數量倒閉。

由於市場成交額減少了近三分之一,陷入困境的經紀人發現他們不再能夠依靠傳統的救助者-中國大陸的買家願意付出健康的溢價來在當地市場立足。

根據香港證券交易所的數據,今年6月13日關閉營業的13家券商中,有6家自6月9日關閉以來,當時大規模的民主抗議活動開始了。相比之下,去年全年關閉了7家,2013年關閉了11家,創下了當時的記錄。

證券交易商協會主席湯伯林說:「史無前例的反政府抗議活動導致市場營業額同比下降超過30%,因此傭金下降了相同水平。」 「經營一家本地經紀公司的最低成本每月至少為港幣30萬元。如果抗議活動繼續進行,並且市場營業額繼續下降,則更多的小型公司可能退出市場。」

小型經紀公司已經為生存而戰。在香港經營的594家經紀人中,最大的65家經紀人享有超過90%的市場份額,僅剩下一小部分可供其餘參與者爭奪。

許多遭受重創的公司決定,當他們發現不再希望以合理的價格向內地投資者出售業務時,他們的唯一選擇就是關閉。香港主席高登咀(Gordon Tsui Luen-on)表示,在過去幾年中,中國的買家並不缺乏,主要是擁有大量現金的房地產開發商,他們準備搶購經紀人作為進入本地股市的捷徑。另一個行業機構證券協會。

崔說:「許多有錢的內地人考慮擁有一家香港的經紀公司,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有些人願意為這家公司支付高達2000萬港元的費用。」

他們的購買狂潮使當地經紀公司的總數從2006年的歷史最低點406家增加到6月底的594家,最近一次與抗議活動有關的關閉之前。

香港公布修復受損形象的計劃,成為金融中心

但是,國內政策的組合使他們很難將錢轉移到國外,而抗議活動使香港成為一個吸引力較弱的市場,幾乎扼殺了這一趨勢。

崔說:「自從中國實施資本管制以來,越來越少的內地人能夠從中國獲得資金來購買香港的小型經紀公司。」

特雷莎·李(Teresa Li)表示,一家被許可提供股票交易服務,財務諮詢和資產管理的經紀公司的要價現已降至約500萬港元,僅為2014年和2015年2,000萬港元峰值水平的四分之一。在她不願透露姓名的當地經紀公司工作。

她說:「我聽說有幾家像我們這樣的公司在過去幾周內出售了許可證,要價低至500萬港元。但仍然很難找到買家。」

她說,為了吸引買家,一些本地經紀人將需要增加其他資產,企業或許可證,例如內地私募股權許可證,以使其更具吸引力。

李說,關注本地經紀公司的內地買家通常是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他們過去常常容易獲得資金,並渴望在離岸市場上實現業務多元化。但是,北京對房地產業的收緊政策給開發商的現金鏈增加了壓力,迫使開發商削減開支並控制了對當地經紀公司的報價。

購買具有許可證的現有經紀商是一種便捷的捷徑,可以避免漫長的過程來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這可能需要長達六個月的時間。

一家經紀公司的高級官員丹尼爾·吳(Daniel Wu)說:「有些人迫不及待,所以寧願支付溢價來獲得一家準備開展業務的公司。」

《南華早報》的更多內容:

  • 香港股市正處於盛夏的噩夢中,隨著貿易戰和街頭混亂的加劇,籌款活動逐漸枯竭
  • 百威Axed首次公開募股使投資者支付高達3600萬港元的利息,這凸顯了香港結算期長的問題
  • 在取消計劃兩個月後,百威英博(AB InBev)繼續申請百威啤酒在香港98億美元的首次公開發行
  • 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補充稱,百威將籌資48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IPO

閱讀《南華早報》上的原始文章。有關《南華早報》的最新消息,請下載我們的移動應用程序。版權所有2019。

    Total
    0
    Shares
    相關文章

    矽谷的一切壞處

    在第六個也是最後一個賽季,諷刺小說《矽谷》以令人毛骨悚然卻又搞笑的準確性反映了科技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