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指失守26000點,港股市場「十倍股」有哪些特質?

美股周一收盤遭重挫,三大股指均創年內最大單日跌幅。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短線拉升近200個基點,逼近7.11關口。今日開盤,港股恆指低開2.6%,報25472點,失守26000點。

 

舜宇光學、瑞聲科技跌5%,領跌藍籌。港交所、長和跌近4%,騰訊跌逾3%,友邦跌2.8%。廣發證券跌近4%,因香港子公司管控失責,公司被限制業務6個月。

 

受市場避險情緒抬升,周一COMEX黃金期貨收漲1.25%,報1475.7美元/盎司,續創逾六年來新高,而周二亞太早盤,現貨黃金漲破1470美元/盎司,漲幅超0.6%。黃金股目前是市場避風港,山東黃金漲2.74%和招金礦業漲1.5%。

昨日,恆指跌2.85%,今年以來的反彈幅度幾乎已被蠶食殆盡。港股雖在估值低位連續下挫,但南向資金近5個月的持續買入之勢卻未中斷。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南向資金昨日再度凈買入34.51億港元。

 

自7月26日起,恆指經歷了近似拋物線的下跌,7個交易日下跌逾2400點,跌幅超過8%。當前點位業已回調至1月9日跳漲留下的缺口附近。

昨日早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破7」,也引起了港股市場的震動。對此,天風證券港股策略分析師梁金鑫指出,人民幣匯率對港股有雙重影響。一方面,內資股大都以人民幣計算業績,人民幣匯率的變化會直接反映在「市值/業績」之比上,影響估值水平;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的變化會使一些國際資本暫時流出,從而影響到港股的流動性。

 

從昨日的板塊跌幅看,交投活躍的內資房地產股、內資保險股以及內資教育股、內資券商股等成為下跌的主要板塊。

 

雖然港股昨日大面積下跌,但南向資金仍堅持加倉,凈買入34.51億港元。而自今年3月至7月,南向資金已連續5個月凈買入累計達1031億港元。據港交所日前公布的2018年現貨市場調查報告,內地資金已成為非香港本地投資者中的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南向資金交易額佔2018年市場總成交額的10%。且南向資金中,機構投資者佔比近六成,已然成為港股市場重要的長期做多力量。

 

梁金鑫透露,在其接觸的機構投資者中,多數對港股的長期投資價值表示樂觀。他表示,南向資金以機構客戶為主,一般不做短線交易,近期南向資金的持續買入也有可能出於逢低抄底的考慮。

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港股仍在延續上周出現的調整態勢,市場沽壓仍在釋放,但是在短線累計跌幅已多的情況下,估計市場目前有望先企穩,但是否已完成尋底仍有待觀察。操作上,要注意短期波動性風險仍有加劇的可能,另一方面可以為下一波行情做好準備,關注績優股的低吸及換籌。」

中信建投研報表示:「從本周的市場來看,黃金已從美聯儲7月降息後的利好兌現中走出。隨著9月和12月降息的概率進一步提升,我們認為黃金有望在9月降息前突破1500美元。目前是加配黃金股的窗口期。」

港股市場「十倍股」有哪些特質?

投資恒生指數的長期複合回報極為豐厚。而投資的時間坡道足夠長,則估值的地心引力足夠大,價值的「鐘擺運動」更具規律性。

 

對比美股,港股的長期回報中樞在哪裡?

 

美國百年股市稱得上是兼具成長與價值的極佳樣本。1900年至今投資標普500指數的年化複合收益率接近9.8%,其中估值貢獻僅有0.3%。

 

在港股超過45年長周期內,恆指能夠實現13%的年化複合回報,其中盈利增長和高股息是最主要的貢獻因子。儘管2000年以來恆指的年化複合回報降至5.5%,但仍是回報極為穩健的新興市場。

 

長期而言,港股市場是一個「稱重機」

 

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和企業基本面「螺旋式向上」,是驅動港股市場向上的「基石」;而對於互聯互通後的香港中資股而言,其實際回報ROE-Rf(10年期中債收益率)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變化存在一定指示意義。

 

港股是「低估值陷阱」嗎?估值回歸終有時

 

與全球大多數市場相比,港股的低估值往往是「老生常談」,背後的原因包括:市值結構、融資政策、匯率波動、制度因素、信息不對稱等。而AH互聯互通推進,將對港股估值體系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港股「離岸市場」逐漸「在岸化」,降低信息不對稱;另外,兩地股市估值聯動性提升,估值差異被「熨平」,「北水」將不斷引導估值重塑和價值發掘。此外,港股相比其他市場其高股息特徵極為顯著,是很好的「安全墊」。

 

港股「長跑冠軍」有哪些特質?

 

港股市場大市值「十倍股」的特質包括:1)行業以消費與科技佔主導;2)上市時間長,好公司「歷久彌香」;3)大市值勝出,「仙股」無人問津;4)成長性突出,營收和凈利潤增速更高;5)盈利性好,ROE中樞高;6)儘管股息率、PE和PB的優勢並不明顯,但勝在估值波動率小。

 

從策略角度來看,以騰訊控股、申洲國際為例,最優方案為長期持有。

 

結論:利用「估值錨」,把握基本面,長線持有

 

港股儘管長期複合回報不再「瘋狂」,但不失「穩健」。利用歷史的「長線」數據可「鑒往知來」:自上而下需要把握「估值錨」,利用極端估值下的均值回歸;自下而上,則需把握基本面,找准「長跑冠軍」,長期持有。

 

核心假設風險:

 

全球經濟和盈利不達預期;美元、美債利率上行;國內去槓桿;通脹超預期;貿易形勢惡化等。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每日經濟新聞、廣發港股策略

Total
0
Share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