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票千億市值夢破碎?十億賭局能否笑到最後

近來,三季度年報的發布和股價的低迷讓關於雷軍和小米的討論又多了,其中討論得最多的莫過於雷軍五年前和董明珠的十億賭約,以及小米到底值不值得投資。

在當初小米成功上市的慶功宴上,雷軍曾立下的”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的flag。

如今看來,雷軍恐怕又要食言了。

小米集團於今年7月9日在香港上市,發行價為17港元。自7月中旬衝擊至22.2港元後,小米股價就如掉線的風箏般持續下墜。10月11日,小米集團一度大跌近10%,截至收盤跌7.99%,收於12.66港元。小米如今的股價相比發行價,已經跌去近四成。

小米集團上市以來股價走勢

“小米的估值=騰訊 × 蘋果”?

小米的估值=騰訊 × 蘋果,是雷軍對小米估值的定位。然而很明顯,資本市場給出的答案是:高估。

小米從最初一度號稱”千億美元”估值,到現在市值已經不到400億美元,其中一個關鍵點在於,到底小米應該是按照互聯網公司的標準來估值,還是按照類似小家電的硬體公司估值。這也是自小米上市以來,最大的爭議。

小米半年報稱,”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收入由2017年第二季度的51億元增加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104億元,增幅為104.3%,主要是由於智能電視及筆記本計算機。互聯網服務業務收入由2017年第二季度的24億元增加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40億元,增幅為63.6%,這主要是由於廣告收入增加。MIUI的月活躍用戶在2018年6月超過2億人。

由此可見,公司互聯網業務收入增速和總量,都不及硬體收入的增速和規模。

另外IDC稱,今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機市場平均售價同比上漲15%。這表明,消費者願意花更多的錢購買滿足他們需求的手機。

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為每部952.3元,2017年第二季度為每部863.8元。公司稱,”平均售價上升主要是由於,小米MIX2S及小米8等中高端型號於中國市場的強勁銷量所致。”不過這個均價10%的漲幅遠遠不如市場15%的平均水平。

而且目前小米除了手機,還在大力發展自己的智能硬體,已經形成智能硬體生態鏈。

小米手環排行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總銷量2300 萬隻;

小米移動電源排行世界第一,總銷量5500 萬隻;

小米空氣凈化器排行中國第一,年銷量 100 萬台;

小米耳機的總銷量為 1800 萬隻;

小米插線板總銷量 550 萬隻;

小米攝像頭總銷量 330 萬隻。

如此看來,”硬體公司”可能更符合小米在人們心中的定位。

十億賭局,雷軍能否笑到最後

大多數吃瓜群眾都知道,五年前雷軍和董明珠有過一個玩笑式的十億賭局,吸引了無數吃瓜群眾的視線,將兩位大佬和兩家公司捆綁在一起,不論是業內人士還是局外人時刻在關注著二者的”你來我往”。

五年前,小米和格力相差884億元,可以說完全被格力碾壓。如今,五年時間馬上就要過去。

2017年時,小米全年營收也突破千億元大關,將其與格力之間的距離縮小到336.65億元。在2018年上半年,小米已實現營收796億元,與格力電器920億元營收的差距縮小到124億元,小米上半年營收的同比增速高達75.4%,小米有望憑藉更快的增速在前三季度進一步縮小營收差距,甚至最終實現反超。

10月8日晚,格力電器披露2018年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格力電器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490.51億元至1508.55億元,同比增長33.05%至34.65%,公司還預計實現凈利潤205.78億元至215.68億元,同比增長33%到40%。這組數字遠高於白電行業平均利潤增長。

於是很多人在說,這場賭局,董明珠贏定了。

但我們從過去四年的營收數據的軌跡來看,這場賭局仍未能輕易下定論。2013年至2017年,小米和格力的軌跡非常相似,雙方似乎存在某種微妙的默契,在2015年營收大幅下滑、2016年緩慢增長、2017年強勢反彈。

小米、格力營收對比

我們再看看小米今年的半年報。

從營收額來看,今年上半年,小米營收為796億元,同比大漲75.4%;同期格力營收為920億元,同比增長31.4%。從增長速度來看,電子消費品行業下半年的出貨量及銷售收入高於上半年,具備一定的季節性特徵,空調等家電電器產品的需求量增速可能不如電子消費品明顯,也就是說格力的發展後勁不及小米。

整體上來看,雖說格力在營收方面一直力壓小米,但雙方之間的差距在不斷縮小,從當年的900億元縮小至124億元,小米超越格力也是有可能的,就看今年最後兩個月的營收了。

10個億花落誰家馬上就要見分曉了!

Total
0
Shares
相關文章

汽車金融

擁有一輛新車幾乎是每個人的夢想。但是只有少數人有能力以現金購買新車。幸運的是,這些天…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