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中有很多操作的技巧,有一些博弈的經驗,行業規律等,但很多時候,單純從文章或別人的操作指導了這些,並不代表就擁有了這些,還需要很多的實踐,在操作中去感受市場,從知道技巧到使用技巧,靈活運用,這是需要時間堆積的。還有股民錯誤地認為操作是一個能夠精確知道時間點、空間點位的,其實很多時候是模糊化的,博弈的是行業景氣周期,市場強勢周期,這個因素沒結束,沒觸及風控,只需去順應,一旦完成,這些改變了,則是要撤離,重新等待。
V+群友@羊在做夢 近期我明白了老師提到過的個股熟悉後的操作,以及風險收益比。有幾隻個股操作後特別有感悟。首先是寒銳-鈷業,利用小平台博弈模式,3月初那一波失敗止損撤離了;4月底、6月中旬兩波都正確了,有了利潤,很不錯;近期又拓展博弈天齊-鋰業、當升-科技等。隨後又做了幾波,越來越熟悉。
還有,中儲-股份從2019年6月開始關注,進出4次,前3次都不太順暢,後來1次對了,3次虧的前一次賺回來了。還有很多個股有類似現象,輕-紡-城、浙大-網新、華新-水泥、耀皮-玻璃等很多,都可以利用這種模式,感覺操作一下子順暢了,真是模式對了,一順百順,打通了任督二脈。
@玉名 嗯,成功率是有上限的,但財富堆積是沒有上限的。合理風險收益比讓我們可以在局部承受錯誤,畢竟市場不可能預測和控制,還有黑天鵝因素,止損止盈風控意義就在於此。而只要將這種盈利模式堅持下去,就會有好的利潤堆積。比如說指數模式,核心資產模式,行業慢牛或波段模式等等,都是如此。
生活中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學習樂器,明明老師已經告訴了技巧,而且也懂了,但自己演奏的時候,就是不太靈。為什麼?其實,不是技巧錯了,而是你的練習不夠,規則和運作規則是兩個不同的境界。明白規則很簡單,一次就能做到;但熟練運用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股市也是如此,很多人剛剛學會用一種行業或模式,稍微遇到一些波折,就開始各種質疑、埋怨,然後就不了了之,其實,你連堅持練習都算不上,甚至沒有堅持完成一次,何來模式不好?還是股民沒做到?想必,大家心中都有答案了。
包括這一次年報金股中的慢牛模式的萬華-化學、普-利-特、國瓷-材料等,走勢越來越穩定,讓不少投資者感受到了其價值,V+群友@整天游泳的魚1 、@朱輪華轂2012、@JaSminy2019、@雨霧之君等,都獲得了不小的收益,而且他們之前是頻繁切換個股的,這一次更換了模式,操作少了,反而有了很多收益。接下來,給大家通過板塊內個股對比,分析策略因素;以及操作模式中兩個關鍵習慣因素的詳解,供大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