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賦能小微金融服務

說起區塊鏈,很多人腦海中的第一聯想就是比特幣,或者以比特幣等為代表的一系列加密資產。如果區塊鏈僅僅是這樣的一種貨幣或商品,將如何有效賦能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呢?很顯然,要討論這一話題,首先需要「正本清源」,從區塊鏈的技術發展和應用實踐說開去。

一、區塊鏈的基礎概念

區塊鏈(Block Chain)顧名思義,就是由多個區塊「鏈狀」連接起來的共享資料庫,彙集了包括分散式存儲、加密演算法、點對點傳輸等在內的多項技術,形成了多個主體之間基於信任的共識機制。簡單理解,鏈上存在的各個區塊都是平等節點,沒有一個「中心化」的管理者。相對於傳統的交易記賬方式,區塊鏈中的每一筆交易都通過密碼學方式與相鄰區塊進行串聯,何時、何地、何人生成或上鏈了何種數據,其他所有節點都清晰可見,可備份、可追溯。同時,區塊鏈也不支持任何單一節點對數據進行篡改,除非有超過51%的節點同時發起賬本修改。基於這樣的關鍵技術特性,區塊鏈可以構建一個「端到端」的龐大網路,對鏈上各節點數據進行增信,保證信用在整個區塊鏈內按照共識進行有序流轉,從而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區塊鏈的發展,的確最早可追溯至2008年的比特幣,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其已從虛擬貨幣領域延展開來,初步實現在社會經濟中的廣泛應用。首先,智能合約的出現,使區塊鏈的技術應用從簡單記賬走向交易過程中的「自我管理」,比如通過設定價格目標,保證合同、票據或其他交易能夠自主觸發、自動完成,這大大豐富了區塊鏈在實體產業中的應用場景。近年來物聯網生態的蓬勃發展,更使區塊鏈技術可應用於對每一個被採集到的價值信息進行確認、存儲與計量,從而在身份認證、公證、仲裁、審計、域名、物流、醫療、郵件、簽證、投票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構成「萬物互聯」的底層協議,奠定信用社會的重要基礎。

圖1:區塊鏈醫療數據共享平台示意圖

區塊鏈技術賦能小微金融服務

資料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從目前看,區塊鏈技術已成功應用於物流運輸、電子商務、人事管理、租賃服務、企業招采、電子政務、教育培訓、產品銷售、醫療健康、大宗交易、交通運輸、地產工程等眾多行業和場景中。以醫療健康為例,各個主體、特別是終端消費者的突出痛點是藥品安全、醫療健康信息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證,一方面制假售假、盜用冒用等違法行為屢禁不止,另一方面相關數據信息難於採集和取證,追溯、召回、市場管理等存在現實困難。在此方面,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醫藥供應鏈大數據資源分散、數據隱私保密性要求高、互聯網售葯服務無法跨平台協同監管等行業痛點,實現信息的公開透明;其私鑰管理、不可篡改的特性,又可以為醫療數據隱私保護、安全流通管理等提供更多可能。在廣受關注的疫苗安全問題上,區塊鏈可以打通疫苗生產、冷鏈物流、疾控中心和接種站、冷藏、接種及反饋等全流程,解決防偽、流通追溯、問題藥品召回、超量購葯、成癮葯處方反覆使用等問題,保證合格藥品合理合法得到使用。

二、區塊鏈在小微金融服務中的應用

區塊鏈在大幅拓展實體產業應用的同時,也在金融服務、特別是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領域大放異彩,在從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後檢查、不良資產處置到衍生服務的各個環節,都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在貸前階段,區塊鏈技術可以首先應用於物流供應鏈,幫助銀行等貸款機構更加全面、準確地掌握小微企業的真實主營業務、交易背景、上下游關聯企業,以及其在供應鏈當中的談判地位、商品暢銷程度、回款的節奏和路徑等,一方面幫助更多輕資產、高成長性優質企業通過交易票據、物流單據等獲得融資支持,一方面防止問題企業虛構、偽造業務背景和資金需求騙取貸款。此外,區塊鏈還可以應用於公積金互聯,幫助銀行了解借款企業股東、高管、普通員工的社保、公積金等實際繳納情況,從而合理評估企業人員規模和經營情況,為授信和貸款審批決策提供充分依據。

在貸中階段,區塊鏈技術可以應用於企業貸款資料審查和抵、質押物審核,幫助銀行提升審批效率,保證審批質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融資過程中,往往需要提供合同等必要材料,紙質合同多方傳簽、用印不僅效率低下,還存在偽造變造、虛假簽章等系列問題,給銀行審批帶來較大的偽冒欺詐和信用風險。在區塊鏈技術支持下,相關的實名信息主體、訂單及下單流程、電子合同、協議簽訂流程、後續補充協議、照片資料都可進行即時保全,且全部存證不可篡改,可以保證銀行快速認證、審批,並在出現糾紛時高效解決。除傳統的不動產外,企業和企業主擁有的其他資產、包括銀行理財等金融資產也可用於轉讓、質押,成為能被銀行接受的合格增信依據,提高了企業信貸的可得性和即時性。

圖2: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存證服務示意圖

區塊鏈技術賦能小微金融服務

資料來源:網路公開信息

在貸後階段,區塊鏈技術可以應用於對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履約還款能力的及時評估,幫助銀行有效把握信貸風險,隨時調整貸後風控策略。在以往的業務實踐中,銀行往往既不十分了解抵、質押品的真實市場價值,也不能很好地評判企業在入倉、出倉等環節的操作對剩餘抵、質押品市場價值的影響,對倉單質押等新型貸款類型的掌控能力相對低下。改為採用區塊鏈技術支持的數字倉單後,商品品質、數量、規格、照片等信息可以完整、標準化上鏈,真實性、可追溯性得到充分保證,銀行可在技術上杜絕企業和倉儲機構虛構倉單、倉單與出入庫信息不符等情況,保證貸後管理取得實效。此外,借款企業的廠房、寫字樓租賃等信息也可以籍由區塊鏈技術充分共享給銀行、上下游企業及其他中介服務機構,最大程度上降低「人去樓空」等捲款跑路風險。

如果小微企業的不良資產已經生成,則區塊鏈技術還可以應用於銀行催收、司法處置及資產轉讓。如前所述,企業生產經營、合同訂立、向銀行申請貸款的全部記錄均可上鏈存證,利用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點,結合電子簽名、數字指紋、時間戳等技術,保證電子數據的完整性、可信性,提升銀行在仲裁、公證、法院和鑒定中心等各個環節的司法維權效率。在資產證券化領域,區塊鏈技術可以幫助銀行構建增信保障平台,降低增信的轉移成本,提升ABS資產的底層透明度和交易結算效率,有利於開展小微業務的銀行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和風控運營成本,促進信貸業務管理流程標準化,縮短融資交易周期;通過繞過中心化的中間支付清算系統,實現點對點即時支付,還能大大縮減支付到賬時間,促使不良資產更加快捷、順暢地在市場上完成批量流轉。

案例:基於區塊鏈的ABS全流程解決方案

各參與方共同組成ABS區塊鏈聯盟。在該聯盟中,每家機構都運行著一個或多個節點,其中的數據只允許系統內不同的機構進行讀寫和發送交易,並且共同記錄交易數據。各參與方只有通過對方授權的密鑰才能看到其他參與者數據,從而解決了數據隱私和安全性問題,同時能夠實現「去中心化」。相比私有鏈的運作空間和效率,聯盟鏈價值更大;相較於公有鏈完全「去中心化」的不可控和隱私安全問題,聯盟鏈變得更加靈活,也更具可操作性。

在承做期,區塊鏈可寫入底層資產包的真實數據;在此基礎上,計劃管理人設計交易產品結構;評級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根據角色許可權獲取和發布相關信息和文件,計劃管理人實時獲取各中介進度和相關報告;基於中介錄入的關鍵信息自動生成文件模板,區塊鏈同時對相關文件進行管理。

在承銷期,投資人一方面能夠及時推送更新的推介材料,降低誤操作風險;另一方面,能實時監控底層資產表現,定製路演材料。

在發行期,區塊鏈使產品發行的四個重要節點完全實現自動化管理,即投資人認購信息登記管理自動化、基金業協會備案流程自動化、中證登登記流程自動化、交易所掛牌流程自動化。

在存續期,資產服務報告通過智能合約自動生成。

進入落地交易階段後,在Pre-ABS底層資產形成階段,區塊鏈可以做到放款、還款現金流和信息流實時入鏈,實現底層資產的真實、防纂改。同時,各類盡調報告、資產服務報告通過智能合約自動生成。

在產品設計和發行階段,交易結構和評級結果由評級公司和券商確認後共識入鏈;將投資人身份、認購份額等登記入鏈;交易所從鏈上獲取全部申報信息,將審批結果入鏈。

在存續期管理階段,回款數據、循環購買數據、資產贖回、置換和回購數據均可入鏈,並自動生成資產服務報告。

在二級市場交易階段,證券底層現金流信息可從鏈上獲取,幫助交易雙方進行實時估價;投資人可通過交易撮合智能合約,在鏈上完成證券所有權轉移。

圖3:基於區塊鏈技術的ABS業務流程示意圖

區塊鏈技術賦能小微金融服務

資料來源:網路公開信息

除信貸外,區塊鏈技術還可以在更多衍生領域幫助銀行機構做好小微服務。比如,銀行的積分、會員管理體系可以企業積分、會員管理體系充分打通,發揮各自跨界資源整合能力,實現積分和會員權益在跨機構條件下的「通存通兌」,增加、使用或轉換積分的任意操作都可以基於區塊鏈技術實時記賬、靈活配置,幫助小微客戶、特別是生活服務類的小微客戶改進其用戶經營和內部員工管理,增進對銀行的品牌信任和平台粘性。銀行的區塊鏈研發和運營能力,也可以有效輸出給其所服務的小微企業,幫助後者實現新業務模塊的快速部署,降低開發、測試和運營成本,並形成海量小微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在銀行「生態圈」中的充分聚合,有助於銀行在各個細分市場、垂直領域實現對小微客戶的圈層管理。

三、區塊鏈服務小微金融的前景展望

展望未來,在數字科技前沿技術相繼進入落地應用期的大趨勢下,區塊鏈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其他科技前叉融合的商業前景十分可觀。比如,物聯網可以實現各類終端、大量非結構化數據的實時、準確和安全採集;大數據可以基於對這些數據的深度挖掘,形成更加精細的數據洞見;雲計算可以基於海量數據的雲端存儲、安全性和資源管理能力,提升數據資產的應用價值;人工智慧可以基於機器學習等能力,把數據發現轉化為自動化的智能商業決策。以上技術應用可以和區塊鏈技術一道,共同保護全市場、開放生態下的隱私數據和信息安全,引導數據智能的有序共享、深度交互,從而降低銀行、小微企業、中介服務機構等各類主體間的信任成本,打破「信息不對稱」,提升協作效率。舉例來說,傳統商品溯源有二維碼、NFC、晶元加密技術,但商品交易中仍存在易仿造、易被調包、NFC晶元成本高等問題,而「區塊鏈+AI技術」就恰恰可以更好地破解「實物唯一性」問題,幫助小微企業和終端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

從目前看,區塊鏈技術在更多領域做好落地應用,還有賴於在高效、安全、場景拓展等不同維度上找到「最佳平衡點」。事實上,能同時滿足高效和安全的應用場景往往拓展性不足;既高效、又能快速拓展的領域在安全性上存在瑕疵;而既安全、又支持大範圍拓展的領域在效率上又存在不足,這導致區塊鏈技術在很多垂直領域的應用中存在技術瓶頸。與此同時,包括小微服務在內的一些金融領域,本身行業數字化發展程度還較為有限,區塊鏈應用的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在此背景下,無論是銀行還是小微企業,都會面臨聯網部署成本高的現實問題,會在區塊鏈的應用效益與經濟成本間進行反覆權衡。因此,只有進一步建立低成本的信任機制,推動各類主體間形成協作共識,將涉及主體多、環節多和周期長的業務鏈條「扁平化」,才能為區塊鏈在實體產業和金融服務中的應用開闢更加廣闊的空間。

本文作者:

金 天 京東數科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Total
0
Share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