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当发达经济体的央行行长们大肆抨击住房时,他们几乎不知道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打击提高通货膨胀的目标。
现在,他们最糟糕的批评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前中央银行-印度。印度储备银行(RBI)前副省长Viral Acharya在10月20日的演讲中表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目标非常明确,即通过压低通胀来提高通胀风险,特别是在金融放贷机构缺乏资本时。
阿查里亚(Acharya)以欧洲为例,解释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在某个时候开始抑制通货膨胀。阿查里亚说:“在金融部门疲软的情况下,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造成僵尸和通货紧缩,这恰恰与其在目标水平以下提高通货膨胀的法定目标背道而驰。”
当中央银行造成流动性过剩时,银行的动机就是增加信贷。但是如果没有资本储备,放贷者往往会成为贷款绿色化的牺牲品,在那里他们为了维持低违约率而向没有生存能力的公司提供贷款。阿查里亚称这为僵尸信贷周期。阿查里亚援引他的研究论文说,这样的信贷周期产生了僵尸公司和产能过剩,最终抑制了通货膨胀。
实际上,由于创纪录数量的主权债务提供负收益,全球对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批评越来越多。欧洲央行前行长马里奥·德拉吉(Mario Draghi)承认,他的“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没有对欧元区的通货膨胀产生理想的影响,阿查里亚将欧洲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与日本类似的斗争相提并论。几十年来一直在应对通货膨胀低迷的国家。
“欧洲央行采取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后,廉价信贷和流动性过剩似乎阻止了创造性的破坏或正常的竞争态势,在这些竞争性态中,受损的无生产能力的公司被赶出了市场,或者至少将其市场份额大大丧失给了现有的健康公司。公司和高效的新进入者,”阿查里亚说。
在这方面有印度要传达的信息吗?
阿查里亚(Acharya)在讲话中没有提到印度,但该国有一些教训。
尽管进行了注资,但印度的银行仍然缺乏进行贷款和借贷的资金实力。印度储备银行处于宽松模式,并愿意保持流动性过剩以促进信贷流动。也就是说,当前的经济放缓使向银行放贷变得复杂。中央银行应密切监控信贷流动,政府在提高贷款水平时应保持谨慎。降低信贷评估标准以容纳更多的借贷人群将带来最终的灾难,因为没有生存能力的公司将获得廉价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