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印度实现了持续增长。但是这种增长的特征是消费主义的加剧,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特别是物质资源的需求。印度严重依赖于这些物质资源中的许多资源的进口,其他资源的国内开采对环境造成压力,并造成社会不和谐,尤其是在采矿地点。
根据联合国国际资源小组的全球物料流数据库,印度的年度物料消耗量估计为74.2亿吨,仅次于中国的340亿吨。从生物质和可再生材料到不可再生材料的转变也产生了新的废物流。只有通过逐步过渡到资源有效的循环方式,以及从传统的获取,制造和处置线性增长模型转变,才有可能使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脱钩。这种方法促进了在任何产品,过程和服务的各个生命周期阶段使用6 R原则(减少,重复使用,回收,翻新,再制造和重新设计)。
2019年国家资源效率政策草案被认为是朝着理想过渡迈出的重要一步。近年来,虽然在印度使废物最小化和提高资源生产率倍受瞩目,但总体政策将促进更多思考和行动,以闭合跨部门和地区的资源使用循环。该政策明确指出,企业扮演着关键角色,并且需要创建资源有效的商业模式以实现价值创造或利润,从而鼓励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新市场为次要资源,组件和零件以及围绕这些资源的共享资源和生态系统创造的机会可以创造价值。在建立基础设施和系统以通过直接参与融资加速过渡方面,政府的作用同样重要。
以市场为基础的工具和财政机制,包括税收,收费,补贴,激励措施和预算分配,可销售的许可证,押金退款制度和履约保证金,在促进价值链不同阶段的资源效率方面非常有用。产品价值链中由回收材料制成的组件和子组件的免税可以提高供应方的资源效率,而生态标签产品的免税商品将鼓励消费者根据明智的决定选择购买这些产品。针对由次要原材料制成的绿色建筑产品制造商的有针对性的税收和其他财务激励措施,可以帮助使这些产品更具竞争力。
金融机构可以设计创新的融资工具,其利息影响较小,并且可以获得税收优惠。在资源高效的过程和产品中的股本回报可以免税(或减少了资本利得税)。
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为了从中享受服务,因此,需要设计经济手段,以确保与拥有提供服务的产品相比,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这些服务。需要促进首选的可持续采购,以对在设计和提供中具有整体循环性的产品和服务产生巨大的需求拉动。企业需要引入创新的产品定价模型,以促进资源有效的行为和实践的市场参与,尤其是在零售端使用级别。
Bhattacharjya和Bakshi是位于新德里和孟买的能源与资源研究所(Teri)的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