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洞察:说说我们为什么看好ZOOM

2020年,周掌柜咨询多位合伙人及外部顾问关注资本市场多了很多,其一是基金和投资机构客户付费意愿增强,他们希望跳出财报数字从产业角度听到一些战略级别建议;其二是我们判断在全球性经济衰退前提下,上市公司的价值弹性反而很大,也是研究公司抗周期的最好样本,所以陆续会分享一些对上市公司的洞察。

对于ZOOM(ZM.US)这家公司,总体看我们非常看好其长期的战略价值和商业模型的进攻性。根据Apptopia的数据,近期ZOOM的日活跃用户激增了378%,月活跃用户增长了190%。我们给一位机构客户做了详尽的分析,很多信息可能不便于公开发表,但这里简单的呈现一些我们对它的洞察和观点,也回应中美资本市场多重利空之下对其价值的判断:

第一,网络安全问题对ZOOM不会构成长期致命伤害。3月末4月初开始,对ZOOM的利空声音不绝于耳,包括google禁止员工在公司电脑上运行ZOOM,新加坡教育局因为使用中的安全性而禁用,也包括美国参议院、德国外交部、纽约教育局等多个组织宣布禁用。由此,公司被Pomerantz律师事务所发起集体诉讼,听起来纷至沓来的坏消息好像可以击倒ZOOM,但我们判断结果不会那么糟糕。

4点原因:

1,美国律师事务所一般都是盯着好公司的瑕疵发起诉讼,这在美国和做空机构一样非常平常,但安全这件事上非ZOOM主观故意也没有恶意,最坏的情况就是赔一点钱,这种情况在Facebook早期也出现过,总体风险可控;

2,公司积极补救。我们看到ZOOM的CEO袁征道歉并聘请前Facebook首席安全官Alex Stamos担任安全咨询委员会要职,这说明公司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潜在风险理解清晰;

3,从目前公布数据的基本面看,三分之一的世界500强和90%以上的全球大学依然使用ZOOM,这个基本面变化不大,这也是我们的信心根源;

4,即使没有问题,谷歌、facebook和苹果这类公司也不会应用ZOOM的视频应用,视频已经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他们大概率都会为自己开发相关软件做铺垫。

周掌柜咨询外部顾问,资深互联网行业专家孔中表示:疫情特殊时期,zoom在用户体验和系统支撑2个主要方面经受住了考验,从而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后续发展,ZOOM最重要的任务是打造“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这不仅是商业策略,更应该成为zoom的价值中枢,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方法将之牢牢根植于用户的认知中。唯此方能突破巨头围堵,扬帆远航。

第二,ZOOM代表的交互方式我们认为代表未来。这个判断可能相对偏感性一些,基于更多的是分析和推理,很难用数据来证明这个趋势。这个大逻辑是这样的,一方面,我们认为随着屏幕显示材料的柔性化、低成本和多场景应用,未来视频会在更多场景替代文本(文字、图片、静态视频)交互,视频的直接交互将更加主流。可以想象未来家庭墙壁成为显示屏幕,或者办公桌铺上柔性屏,显示器可折叠卷曲之后。

那么,人与人交互大概率会超越微信和目前的文本类应用工具。另一方面,ZOOM的交互方式,以及动态视频技术的能力,从我们的研究看是世界一流的,甚至超越腾讯、华为、阿里、谷歌、苹果这些传统巨头的视频能力,因此也值得期待其长期的发展空间;

ZOOM配套硬件

第三,盈利能力差恰恰证明了ZOOM用长期战略思维推动快速成长,体现facebook早期优先快速扩张用户的爆发力。从长期对互联网公司的观察看,我们更认可其单点技术突破和用户放大的能力。对比ZOOM和facebook早期,FB的早期虽然是一个校园内迅速放大的封闭系统,ZOOM拥有开放系统承载用户差的弱点,但我们看到FB其实社交网络的好友邀请方式和ZOOM的邀请会议式方式也是类似的;FB早期盈利能力也是很差,后期成为广告的主要形态,这完全是和人们生活方式社交化的牵引有关,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没有必要过分关注ZOOM的盈利能力,而如果这个大趋势成为主流,盈利能力不是问题,无非是和现有的商业模式创造性嵌套;而对于FB优越于ZOOM的社区用户承载方式,是存在于社交网络之中存储于应用软件之上,但这个模式在视频时代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方式也许正在探索,大概率在互动好友列表或者朋友圈逻辑中实现,这个问题也不大。

周掌柜咨询欧洲合伙人Guus Keder分析指出:“我们看到李嘉诚拥有ZOOM的8.6%股份,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他突击入股FB的时候也是出了天价,或许其判断逻辑同样是极具进攻性的新型交互。我们发现也有很多美国分析师对比另一家高增长的云软件工作公司workday(NASDAQ:WDAY),workday的市值是300亿美金左右,但营收规模是ZOOM的6倍,从上面分析逻辑看,反而说明ZOOM的战略进攻性更强,比workday更有价值”;

第四,疫情期间B2B定位到B2C的用户放大是重大利好,恰恰说明了ZOOM的普适性特征,疫情过后用户大规模滑坡可能性不大,即使增长放缓也不会对市值构成根本性压力。还有很多人质疑其用户的短暂性爆发不可持续,从今年疫情爆发以来,ZOOM的使用量从1000万用户增加到2个亿,这听起来完全是由于疫情的影响,进而华尔街很多分析师随着美国疫情预期好转开始唱空ZOOM。我们认为这个逻辑也是有问题的,先不说故意唱空这个可能因素,单纯从大逻辑来看,1,2亿用户都可以看成是未来主动发起ZOOM会议的主动用户,这个用户量假设每个新增用户获取成本值20美金,五分之一的新增用户成为长期活跃用户,这背后就是8亿美金的成本节约也是收益获得,还不算可能连带产生的滚雪球效应。所以,假设未来五分之四的新增用户流失了,对于ZOOM价值来讲依然是增值的。而这个用户数据爆发的背后,不仅是应用的需求,更能看出一种趋势性的力量,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对于视频多方交互的需求。

第五,从ZOOM基本面的多空对比来看,不排除大资金借助利空重新布局ZOOM。我们分析在爆发安全性问题之后,ZOOM的盘面没有出现抛售和抛售后交易萎靡的现象,在4月6、7、8日这三天里,成交量都超过2000万股,相当于差不多每天200亿人民币的交易量,换手率5%左右,这不像是一个被抛弃的股票的表现。所以,我们推测:疫情期间ZOOM的良好表现,让华尔街大的机构玩家看到了其长期价值,所以不排除制造利空人为做空ZOOM,在其股价从164美金下降到120美金之后,又迫不及待的进场接筹码,盘面看,在巨大利空之下,接这么大量抛盘的只可能是机构而不是个人投资者,每一个机构都会有非常量化的分析才作出投资决定的,自然抛盘的是受舆论影响,接盘的是长期看多的。

对此,资深科技行业律师蔡凯文对周掌柜咨询表示:现在美国有几个律所,代表投资者进行集体诉讼,主要指控Zoom隐私数据和安全措施保护不当。但是Zoom可以辩护它已经尽力尽责。这种诉讼一般要进行好几年时间,胜负难料。95%的情况下,投资者会选择和解赔偿。Zoom买了董责险,会赔偿一定金额。对于它的长期发展,这种法律诉讼,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基于以上简单的分析,周掌柜咨询做上市公司研究的多数顾问都很看好ZOOM的发展。至于ZOOM的创始人袁征的中国背景,这一点从我们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了解看,应该也不是大问题。直白一点说:华尔街更看重谁能帮他们赚钱,只要公司被美国资本持有,就算创始人是外星人,应该也不会影响其价值。华尔街和美国联邦政府对于这方面判断还是有区别的,类似韩国三星虽然是韩国公司,但80%股份被美国资本持有,全世界也对其开放市场,这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某种程度上,资本市场最近对中概股的做空,长期看,我们都认为是为大资本进入做准备,当然,这个多少有一点阴谋论了。

ZOOM创始人袁征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很关键:随着谷歌、FB、苹果这样的公司,甚至腾讯、阿里、华为等公司发力视频会议系统,比如Tencent Meeting、微软Teams、cisco webex、google hangouts等,ZOOM是否会被蚕食呢?

从美国科技公司发展的规律上看,单点聚焦的公司往往会形成很强的技术壁垒,这种公司在大公司里面孵化难度较高,也许官僚体系的文化不适合做深刻的创新,就目前ZOOM对极简风格而言,几乎没有一个大公司敢于如此战略聚焦,这就是小型创业团队的优势。

而美国资本市场一般对于科技创新会迅速形成强大推力,让其快速获得可以匹敌超级公司的品牌势能,这一点也是美国科技创新的魅力之所在,所以,客观讲,这种被替代的可能性并不高,何况ZOOM已经获得了2亿的全球用户,用户的转移成本巨大。ZOOM的竞争力本身就是在和巨头搏杀中凸显出来的,自由落体滑落几乎没有可能。

以上分析,不作为投资建议。

其实这么些年,我们和大家一样期待世界范围内出现突破性的互联网技术,在今日头条的AI推荐上我们看到了,这个趋势已经明朗;在抖音和快手的短视频+直播模型中我们也看到了,互联网的颗粒度正在升级为短视频;但中国的直播公司在我们眼里太贪慕盈利了,好像少了一些进取心,即使虎牙在腾讯的支持下扩张多个行业,我们来看依然失去了互联网公司的理想主义色彩。

所以,ZOOM是为数不多我们看好的充满理想主义的互联网公司,也许未来它的道路不一定顺畅,股价跌宕起伏都有可能,从长期趋势上我们认可并支持。在疫情期间,我们判断ZOOM大概率成为疫情概念股,随着疫情持续时间的超预期超出大多数人的判断。

周掌柜咨询给予ZOOM“主动写文章推荐评级”,1年目标价200美金!

Total
0
Share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