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股市崩盘或泡沫破裂前的迹象

任何看过股市标准模型的人都会告诉你美国股票市场被高估了。

例如,从基准标准普尔500指数来看,周期性调整后的市盈率(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创造)高于历史上任何时期 – 除非在1998 – 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期间。(根据其他指标,目前的市场估值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但无论你站在那场辩论的哪个位置,我们将当前市场与历史上最大的股市泡沫进行比较 – 最终以50%的修正结束 。)

尽管有负面影响,但欣快期(又称泡沫)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财务记忆很短,新一代人摒弃了老年人的教训。希望驱使牛群跟随胜利者,错误地将钱与智慧联系起来。而对错失的恐惧驱使越来越极端的行为。

泡沫的焦点各不相同。从20世纪30年代的郁金香,到20世纪20年代的工业,到20世纪70年代的Nifty Fifty,到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投资者将过多的资金集中在一件新事物上,而不考虑价格或价值。今天,它似乎是全球同步增长(一种说法,即世界上大多数经济体已经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复苏并且表现良好),这让投资者确信这一切都是不同的,并且所有东西的价值都将是继续往上走。似乎新的事情可能是标准普尔500指数,传统智慧建议只需购买标准普尔500指数ETF将在轻松的街道上带来财富和生活。

这个狂躁的时刻会变成负面的,如果是这样,会有多糟糕?

市场不会因为价格昂贵而下跌。即使有一群空头说市场被高估,但还有更大声的公牛群正在为市场欢呼而走高。问题是公牛合唱是否以及何时会失去声音。并且是否会在另一端发生崩溃。

并非所有快速的价格上涨都以崩溃告终。哈佛大学发表的研究表明 (pdf),更有可能崩溃的价格上涨伴随着我们将在2018年密切关注的三个标准:

  1. 波动性增加。 股票波动率 – 由VIX指数衡量 – 处于历史低点。但我们正在关注稳定力量的变化,这些变化将维持低利率,低通胀,央行流动性和企业回购等低波动性。
  2. 新股票发行。在首次公开招股的数量 在美国(PDF)在2017年温和历史,但在全球范围内IPO数量较高,2017年比任何一年自2007年以来首次公开招股的期望是很高的2018,我们会留意进取的新问题这表明市场过剩,无论是高风险科技公司还是快速周转的私募股权交易,如最近的ADT IPO。
  3. 加速价格上涨(又名“ 融化 ”)。即使市场上涨,目前尚不清楚它是否正在融化。我们不知道它是否会或何时。历史表明,我们很快就会看到融化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所有这一切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类行为,因此无法预测何时。没有人能够预测一群像金融市场那样大的人的行为。

我们也在关注有迹象表明全球同步增长的故事可能即将结束,例如:

  • 中央银行紧缩导致流动资金流失;
  • 通货膨胀,人口结构变化或陷入困境的消费者所带来的增长麻烦;
  • 从全球债务中拖累;
  • 或者美元贬值导致的不同步。

任何这些问题都可能吓坏投资者,并结束目前的兴奋。但在这些较大的问题结束当前的牛市之前,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相当大的融化。投资公司GMO的传奇负责人杰里米•格兰瑟姆(Jeremy Grantham)曾预测,如果按照先前泡沫的模式,标准普尔500指数在未来9-12个月内可能会上涨20-30%。当然,问题是任何泡沫的顶部时间是非常困难的。

格兰瑟姆:如何使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为经典泡沫

那么在可能的泡沫爆发之前该怎么做?

也许是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大卫斯文森的领导,也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斯文森已经增加了耶鲁的投资分配,这些投资不会像美国国债那样随股票变动,如果出现调整则提供流动性。这不是斯文森第一次使用这种策略。在2008年,他将耶鲁大学30%的资产用于不相关的投资,而在2009 – 10年度他们更便宜的时候,他用了一半来购买股票。

Total
0
Shares
相关文章

花旗集团称,投资者正式恐慌

花旗集团(Citigroup)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托比亚斯•列夫科维奇(Tobias Levkovich)表示,股市投资者在2018年结束之后进入恐慌模式,这意味着它可能是买入股票的好时机。 Levkovich表示,在上个月股价大幅下跌后,花旗集团的恐慌/幸福感模式出现恐慌。Levkovich周一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这表明“赚钱的概率很高(平均18%的上升趋势看出12个月)”。 花旗恐慌/幸福感模型 资料来源:花旗集团 该模型考虑了时事通讯情绪,保证金债务和期权活动等因素,在预测回调和飙升方面有着良好的记录。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它在1999年达到了“兴奋”水平。在大选后的大涨之前,它在2016年也陷入了“恐慌”水平。该模型也将在2017年结束时达到兴奋程度。 在标准普尔500指数发布以来的最大单年降幅自2008年以来,去年,滑6.2%。该指数也创下自2009年2月以来的最差月度表现以及自1931年以来的最大12月跌幅。 由于华尔街对全球经济放缓的可能性,美联储潜在的货币政策错误以及中美之间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造成压力,股价下挫 这种下降导致列夫科维奇将标准普尔500指数的2019年目标从3,100降至2,850。莱维科维奇表示,“丑陋可能是一个善意的词,用于描述股市交易的最后一个月,’买家罢工’显而易见。” 但他表示,“估值现在表明有16%的上行机会,市场情绪已经陷入恐慌。” “在这个阶段,我们预计机会与我们的关键情绪指标意味着标准普尔500指数在12个月内上涨的可能性超过97%。”
阅读更多

《读者》裁员21%,归母净利降80%怨纸贵

创刊37年,《读者》曾经是60后的思想启蒙,70后的精神家园,80后成长的智慧伴侣,90后和父母代际沟通的共同话题… 然而读者传媒(603999.SH)半年显示:上半年读者传媒共实现营业收入3.08亿元,同比减少4.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01.6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9.96%,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475万元,同比下降83.26%。 面对公司营收与净利润的双重下挫,读者传媒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受纸张等原材料大幅上涨、公司加大对营销体系建设投入及广告、教辅、期刊和纸张销售量减少,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受到了影响。 受环保限产风波、去产能等影响,纸张供应源头多家企业陆续关停导致纸张供不应求,一度“洛阳纸贵”是事实,但读者传媒业务中,大量用张的是教材教辅、期刊和一般图书,收入占比61%,“纸贵”能让公司整体净利下滑60%,显然不符合逻辑,毕竟公司营业成本并没有上升,公司销售费用的无效投入才是不争的事实。 财报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读者传媒应付职工薪酬468.24万元,与去年同期2700万元相比,减少了82.66%,这被一些证券日报解读为“读者快发不出工资了”,随后《读者》管理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读者》杂志社员工400余人,资产优良、负债极低,现金充足,怎么会出现发不起工资的现象? 没有确凿信息支撑,《证券日报》社也只有道歉的命: 读者传媒的薪资费用下滑,不是从今年才开始,也不是只有职工薪资费用在下降,高管们4年报酬连续下滑,总共降了56%,其中前三位董事的报酬从2014年的204.24万降至2017年的74.06万,4年下滑 64%。 近4年的年报显示:2014年,读者传媒母公司和主要子公司的员工人数是572人,到2017年,变为452人,减少120人,降幅为21%。 读者传媒应付职工薪酬骤降,料和公司降薪及员工数量减少有关。近几年新闻和出版业降薪不足为奇,读者员工减少,少了哪些人呢? 从员工的职能构成看,技术人员3年(2014年未按职能拆分)减少了55人,降幅14%,人数减少最多,降幅也最高。 从员工学历构成看,博士学历员工和中专以下学历员工数量均未减少,唯一的博士员工是公司的董事马永强先生,稳定的高管不足为奇,为何中专以下学历员工数量不降反升,怕是跟公司业务方式调整有关。 读者主营业务一直以教辅和期刊为主,分析这两块业务,其经营情况可基本清晰: 读者传媒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读者》,借着数字化建设的东风,数字版《读者》月均发行 145 万册,比去年同期增长 9.7%。“微读者”粉丝达到 410 万,比去年同期增长 41.37%。5 种期刊数字版月均发行 36 万册,比去年同期增长 24%,《读者原创版》公众号用户增长至近 32 万人。 如果读者传媒的优势只有《读者》及其周边产品,会相当尴尬。 今年6月份,《读者》迎来1981创刊以来的第3次涨价——《读者》、《读者》(校园版)杂志将从2018年第15期(7月15日出版)起提价3元,定价变为9元/册。 《读者》的粉丝群几乎是固定,初高中学生、机关事业单位,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读者订阅量别说上涨,就连维持都很难,所以此次涨价,《读者》官方说法是“洛阳纸贵”,实际怕是营收吃紧所致!单凭核心产品涨价创造的营收毕竟有限,且不可持续。 电子阅读普及,读者或许该好好想想:数字版《读者》月均145 万的发行量,以及“微读者”410 万的粉丝该怎样经营和变现罢。 对于优化的“中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教育平台”项目,读者传媒表示,公司反复研究,委托北京印刷学院对变更后的项目进行了充分论证,编制了《读者•新语文中小学阅读与写作教育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认为该项目的开发将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数字出版和网络教育领域中的优势地位和行业影响力,延续公司传统出版的竞争优势,具有可行性。 在对变更后的项目研究论证中,公司已充分意识到,在项目建设中可能面临内容资源获取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技术风险、版权风险。 经营情况堪忧,读者传媒在资本市场的情况也不甚理想。今年4月16日以来,不断有《读者传媒大幅变更募投项目大额理财产品买不停》《读者传媒5亿募资项目八成流产,股东竞相减持公司股份》等媒体文章。 文章提到,根据2017年4月读者传媒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披露的信息,2016年至2017年4月已解除限售的9个发起股东中,4个已不同程度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了股份.其中酒钢集团套现7580万;时代传媒套现6900万;通用投资则清空了所有股份,套现5370万。此外,还有4个股东未来6个月都有减持公司股份的计划。 除经营和资本方面遭质疑,这一年读者传媒的高管们也不稳定: 6月8日,甘肃省纪委监委发出消息,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王永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甘肃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当时读者传媒发声明撇清了关系,指王永生被立案调查是因为个人原因,且其涉嫌的相关问题并非发生在该公司工作期间,而是发生在原工作单位。 不光彩已然写就,解释显得画蛇添足了。 6月22日,读者传媒发出公告,宣布总经理陈泽奎刚离职。 直到现在,读者传媒的高管还是人民政府在认命,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企业活力怎样了。…
阅读更多

黑暗交易所

The Dark Exchange:为何重要以及如何运作 Dark Exchange 是一个在线市场,允许用户使用比特币、Monero 和 Dash 等加密货币进行点对点交易。 虽然 Dark Exchange 经常与非法活动和非法商品销售联系在一起,但对于那些希望在金融交易中保持隐私和自主权的人来说,它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 在这里,我们将探讨 Dark Exchange 的重要性、它的工作原理以及有关其使用的一些常见问题。 为什么暗交易所很重要? Dark Exchange 很重要,因为它允许用户进行无法被政府或金融机构追踪或监控的匿名交易。 Dark Exchange 上的交易是加密的,第三方几乎不可能拦截、跟踪或分析它们。 这种匿名级别对生活在具有压迫性政权的国家或希望保护其财务隐私的人特别有吸引力。 此外,Dark Exchange 允许用户在没有审查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因为他们不受制于传统金融机构的规则和条例。 黑暗交易所如何运作? Dark Exchange 在 Tor 网络上运行,该网络旨在允许用户匿名浏览互联网。 为了访问 Dark Exchange,用户需要下载并安装 Tor 浏览器。 一旦安装了浏览器,用户就可以访问 Dark Exchange…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