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货币与金融的未来

以太坊:货币与金融的未来

以太坊是一种数字货币和平台,正在彻底改变我们对货币和金融的看法。 它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开源平台,允许用户创建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以太坊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交易货币、存储数据和管理财务的方式。

什么是以太坊?

以太坊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平台,使用户能够创建和执行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 以太坊是一个分散的平台,这意味着它不受任何单一实体或组织的控制。 以太坊平台由其自己的加密货币以太 (ETH) 提供支持。 以太币用于支付以太坊网络上的交易费用和服务。

什么是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是设计用于在满足特定条件时执行一组预定指令的计算机程序。 智能合约可用于自动化各种财务流程,例如贷款协议、保险合同等。 智能合约由以太坊区块链保护,这意味着它们是不可变的,无法更改或篡改。

什么是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

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s) 是建立在以太坊平台之上的应用程序。 DApp 是开源的,可用于创建从金融服务到游戏的任何事物。 DApps 由以太坊区块链保护,可用于创建各种不同的功能和服务。

以太坊的好处

以太坊提供多种好处,包括:

  • 安全性:以太坊由区块链保护,这意味着它是不可变的,不能被篡改。
  • 透明度:以太坊网络上的所有交易都是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查看。
  • 去中心化:以太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这意味着它不受任何单一实体或组织的控制。
  • 低费用:与其他数字货币相比,以太坊的交易费用低。
  • 灵活性:以太坊可用于创建各种不同的应用程序和服务。

以太坊的未来

以太坊正迅速成为开发人员、企业和个人的首选平台。 它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交易货币、存储数据和管理财务的方式。 以太坊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它已经对金融和技术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着平台的不断发展,它肯定会成为未来货币和金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Total
0
Shares
相关文章

以太坊2.0是什么?信标链,分片技术和eWASM

去年11月,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曾在台北的技术交流会上,详细披露了以太坊未来发展的2.0路线图——使用zk-Snarks技术、构建新型Python智能合约编程语言“Vyper”、整合分片技术或Plasma项目、部署PoS权益证明机制等等来实现客观的链上交易吞吐量,同时兼容去中心化以及安全性。不过以太坊2.0的路线图并非一锤定音,随着更多新想法的加入,它的设计也在不断变化。 根据下一代PoS矿池Rocket Pool开发者Darren Langley近日在Medium上发布的文章描述,为了成为现实世界中价值转移的关键基础设施、新经济体系平台以及全球合作中心,以太坊2.0将要整合的几大关键项目是: 权益证明机制(信标链,Casper FFG):信标链是全新的股权证明区块链,将与当前的以太坊区块链并行运作 分片技术:以太坊实现交易网络高吞吐量的解决方案 eWASM(以太坊虚拟机EVM的升级项目): eWASM是基于WASM(WebAssembly)指令集的虚拟机设计方案 而就如Vitalik早前在发布的《去中心化的意义》文中所说,“区块链在政治上是去中心化的(没有人能控制它们),架构上也是去中心化的(没有基础设施性的中心故障点),但它在逻辑上是中心化的(有一个共同达成一致的状态,系统就像一台计算机”;为此除了以太坊的运行是去中心化的(没有单一实体负责维持区块链的运行)之外,它的开发也是去中心化的,因为以太坊2.0并不由任何一个企业单独开发。 照这样说的话,以太坊2.0具体是如何创建的呢? 一个完整的开源软件项目生态 + 公开的课题讨论记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太坊是一个庞大的开源项目;相关的协议提案由社区内研究人员及实施者共同提出,经过讨论、改进等程序后才会最终实施。虽然以太坊基金会在整个过程中起着较大影响力,且该组织内开发者的受关注度及名声较高;但以太坊的相关决定都是社区通过共识做出的。 基于以上基础,网络内运行以太坊的软件,即客户端或者说节点有不同版本,分别由不同的软件开发团队基于开源代码编写。同时以太坊具有完整的开源软件项目生态系统,开发者可使用以下基础设施来构建以太坊的各个组成部分: 智能合约编程语言:Solidity、Vyper RPC库:Web3js、ethers、Nethereum 开发工具:Truffle、ganache、solc、solium 而为了更好地实现以太坊2.0,社区内正在研究的议题,及相关讨论记录和开发进展都会在以太坊研究网站上(https://ethresear.ch/tags)公开展示。根据网站的资料显示,目前社区内研究人员及开发者正在研究的议题包括:签名聚合、随即数生成、分叉选择、数据可用性、轻客户端支持、P2P通信、跨分片通信和状态/执行分离等等。 这些议题中有部分已经达到可实施程度;但也有不少还处于早期阶段,仍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确定研究成果。随着研究课题的逐渐成熟,它们将会合并为以太坊2.0客户端的规范;让实施团队接下来可利用以太坊基金会目前正开发的参考实现客户端(基于Python建立),进行开发。 另一方面,以太坊2.0实施者每两周还会举行一次视频会议,以跟踪相关开发进度、解答问题,并就常见争议达成共识;而目前已召开的三次视频会议都能在GitHub上查找回看(https://github.com/ethresearch/eth2.0-pm)。 关键项目的具体开发进展 信标链/分片客户端 作为以太坊2.0的核心,信标链/分片客户端当前由多个团队开发实施: Prysm:由Prysmatic Labs开发,使用Go编写。该团队每两周都会对他们的进展进行一次更新,上周则就跨分片通信低效问题进行更新; Lighthouse:由Sigma Prime开发,使用Rust编写; Nimbus:由Status开发,使用Nim编写; Loderstar:由Chain Safe Systems开发,使用JavaScript编写; Harmony:由Ether Camp开发,使用Java编写; Pantheon:由ConsenSys的协议工程小组PegaSys开发,使用Java编写。该团队专注于以太坊正面临的包括公链及私链的可扩容性和隐私性等等问题; Trinity:由Piper Merriam领导的Trinity团队开发,使用Python编写。 这些团队正就信标链状态数据结构和持久性、每个区块的状态转换、分叉选择实施、验证器改组、区块发起者的角色、数据结构序列化、P2P协议等等方面进行研究;不过当前每个团队在实施以太坊2.0方面的开发进展各不相同。 而在各个团队的开发逐渐成熟之际,他们需要一种对测试用例进行编码的通用测试语言,使得开发者能够定义一组具有预期结果的测试,并根据规范验证器进行实施;这同时也是社区目前正在讨论的重要进程之一。 eWASM…
阅读更多

应用区块链破解网络金融犯罪治理难题-今日头条-手机光明网

应用区块链破解网络金融犯罪治理难题-今日头条-手机光明网   作者: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检察院 胡勇   当前,由于仿冒金融机构App具有容易复制、版本更新频繁、蹭热点传播速率较快等特点(其在仿冒方式上以仿冒金融机构名称、页面、图标、支付界面为主,有极强的欺骗性),具有钓鱼目的、欺诈行为的仿冒金融机构App日渐为网络“黑产”从业者所利用,对互联网金融安全稳定造成较大威胁。国家加大了对金融App的安全监测和内容审核力度,使得恶意金融App的制作难度明显增加,但是逃避监管意图、实现不法目的的“灰色”App有所增长,如何预防和惩治仿冒金融机构App犯罪成为当务之急。   笔者认为,将网络金融机构主要业务上链,通过区块链可信存储的特点实现对链上金融服务的监管,帮助金融机构优化基础结构,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效率,进而实现有效监管。区块链是按照时间先后排列的块链,将前一个金融交易信息的块数据通过哈希算法添加到当前块头中以此类推来实现链式存储功能,如果不更改网络金融数据的当前块和后续块,就不能回溯更改金融交易数据,除非不法分子控制整个区块链网络的51%以上才能篡改交易数据,这样就保证了网络金融安全。与此同时,如果有不法分子违法交易,其违法交易数据就会通过嵌套方式进入区块链中,这将有利于对犯罪的惩治和追查。鉴于网络金融犯罪惩治往往不易固定犯罪时间、犯罪方式等过程信息,区块链技术在查处网络金融犯罪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犯罪行为追溯难问题。   一是多重数字签名可以实现区块链参与方的身份认证,有利于打击网络金融犯罪。网络金融在便利人们支付的同时也使得赃款变现更加便捷与隐蔽,不法分子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借贷融资,使得电商平台可能同时成为上游犯罪和洗钱犯罪的集散地,上游犯罪的赃款可以直接通过电商平台的交易转换为实物通过物流直接发货,造成难以审查资金来源和收货人的身份。网络支付的出现也打破了金融交易的时空界限,跨国洗钱、资金跨境转移更加便利,尤其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电子货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变现操作。区块链技术虽然可以追溯网络金融犯罪信息,但是其特有的隐名性和跨国存储特点不利于对犯罪分子真实身份信息的锁定和监控,通过引入多重数字签名等身份认证技术标识身份信息,编制有效智能合约代码约束上链记录存储和实名,对涉及大额交易的记录要求境内存储,可以有效应对网络金融犯罪的身份侦查问题,以达到惩治网络金融犯罪的目的。多重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允许已签名金融交易与其他人通信以验证是否为本人,拥有其身份令牌。   多重数字签名在保证区块链金融数据安全性的同时,确保了参与者身份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通过授权加解密机制,可实现参与者对链上自身数据的完全掌控。链上存储的数据都是由相关参与者使用自身密钥进行加密后达成的链上共识,减少了金融数据泄露的风险。链上数据如果没有获得对应的授权,参与者就无法解密或者访问链上的密文数据,这就赋予了数据的拥有者如金融机构真正的数据掌控权。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签名授权,还可以支持更精细的字段级别,通过对细分业务的授权,实现对金融业务的掌控,防止网络金融犯罪的发生,同时对非法访问者及时区分惩治。例如,网络金融服务商可以选择只授权征信报告中的某一条贷款记录的贷款金额给第三方,而不透露这笔贷款的具体用途、贷款人员其他信息,以防止相关信息的泄露为犯罪分子提供诈骗、仿冒等金融犯罪素材。   二是区块链技术有利于网络金融的事后监督惩治。网络金融能否真正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资产能否有效流通,除了数据参与方身份认证以外还需健全可追责的事后机制,充分给予参与方对本人金融数据的控制权和财产性利益分配权。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共识机制、智能合约技术对数据的采集、传输、运行等全过程数据记录和监控,为网络金融犯罪事后追查、事后惩治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利用区块链智能合约对金融数据资产相关参与方身份及其操作日志进行全节点共识见证,可以防止参与方互相抵赖,有利于交易秩序的维护,但散列的存储方式不利于事后追溯监督,因此对特殊金融数据的特殊存储和见证将有利于建立可靠的事后监督体系。   三是区块链技术有利于建立网络金融生态圈互信机制,及时查处犯罪。随着国内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其周边生态圈正在建立,如何建立信任机制将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利用区块链独特的优势和特性,可有效解决共享数据过程中的难点,逐步联通各个数据网络建立可信的高效安全价值网络。   网络金融参与各方对自己的客户和数据保护意识很强,共享数据的意愿不强,这与互联网经济的开发理念并不相容。区块链技术作为网络金融的桥梁,可以搭建网络金融联盟链,将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纳入其中,组成可信的价值网络,在保持自身数据可控的前提下,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授权共享开放,为金融业务协同创新搭建数据平台。区块链独特的去中心化特征,可以让各参与方在网络中享有平等地位,共识机制可以保障参与各方有平等的决策权,能够很好地保护自身利益。区块链独特的追溯机制和数字签名技术可以及时锁定异常交易信息,阻止潜在的金融犯罪风险发生,对已发生的网络金融诈骗、盗取、仿冒等犯罪,能够及时提供可信的证据支持有效查处,保障网络金融高效安全。   四是区块链技术构建可信任网络金融,有利于降低金融犯罪风险。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极大提高了数据作假的成本,结合多重数字签名技术授权加密解密机制,网络金融共享的业务数据真实性极大提高,有效解决了金融业务信息不对称问题。区块链技术保证了网络金融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利用数字签名技术对相关数据的加密,消除了虚假交易的发生,让网络金融犯罪罪行一览无余。例如,海关跨境贸易网络服务,将交易订单、运单、报关单等数据加密上传到区块链上,这些数据对参与各方是以密文的方式进行数据比对真实性和交叉验证的,非参与方难以获取链上数据,极大地保障了交易安全,降低了金融犯罪风险。   五是区块链技术构建价值网络,有利于网络金融资产确权,打击金融资产犯罪。构建在区块链技术上的网络金融是有价值的网络,链上金融资产在上链时即被确权,按照配置的数据权重进行授权流转,这样不仅盘活了金融资产,最大限度地挖掘资产价值,而且对金融资产流转全生命周期可监控,资产收益可追溯,参与人可识别,有利于金融资产纠纷案件的解决,有利于打击第三人非法套取金融资产的违法犯罪行为。 来源: 检察日报 2020-12-29 10:04:37
阅读更多

今日数据精选:比特币十年涨了一千万倍;截至27日全国有中风险地区22个

今日数据精选:比特币十年涨了一千万倍;截至27日全国有中风险地区22个 12月28日数据精选 2020年最后一股冷空气来袭 12月28日至31日,2020年最后一波寒潮将自北向南横扫我国大部,带来“速冻式”降温和混合式雨雪。目前为止,这将是今冬影响我国的最强寒潮过程。届时,25个省会级城市气温都将创今冬新低,中东部也将迎近8年来最冷的跨年日。(中央气象台) 北京新增5例确诊病例曾聚会购物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通报,26日北京新增5例本地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确诊病例及25日确诊病例之间互为亲友关系,涉3个家庭,曾近日在一起聚会或购物;无症状感染者曾搭载确诊病例。(人民日报) 截至27日全国有中风险地区22个 根据央视统计,截至27日傍晚,全国有高风险地区零个,中风险地区22个,其中北京三个,辽宁 14个,黑龙江4个,四川一个。冬季,疫情出现零星散发。做好防护,别放松!(央视新闻) 美媒:每1000名美国人中,就有1人死于新冠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6日报道称,美国当天迎来一个严峻的“里程碑”,即平均每1000名美国人中,就有一人死于新冠肺炎。美国人口普查局估算,截至12月最后一周,美国人口将达到约3.3075亿人。而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截至当地时间26日下午,美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达331116例,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1870万例。 CNN指出,这就意味着,平均每1000名美国人中,就有1人死于新冠肺炎。(海外网) 比特币突破27000美元,价格十年涨幅达1080万倍 继26日突破25000美元/枚后,比特币成交价持续上涨。截至北京时间27日14时24分,来自Coindesk的数据显示,比特币报价27372美元/枚,24小时内涨幅超10%。比特币的总市值达5086亿美元(约3.3万亿元人民币)。 比特币自2009年诞生后,其第一次产生价格是2010年被购买所对应约0.0025美元,以如今2.7万美元的价格计算,比特币诞生以来的价格涨幅已达到1080万倍,也就是说,当初投资1元人民币,可购买61.3个比特币,现在持仓的价值1080万元人民币。就算比特币已经有如此惊人的涨幅,花旗银行还是在近期喊出了30万美元的目标价,较目前价格超过了11倍!(每日经济新闻) 栏目主编:张陌 文字编辑:曹俊
阅读更多